打喷嚏竟骨折!医列4大骨松征兆 年过50「身高缩水4cm↑」当心了

▲年过50「身高缩水4cm↑」,有4大征兆当心骨松找上门!(图/示意图/pixabay)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台湾迈入高龄社会长辈骨质健康,也成了晚辈关心议题。骨质疏松学会理事长林高田医师表示,骨质疏松是全球性问题,50岁以上的女性,每3位就有1位因骨松而骨折男性则是每5位中有1位。由于骨质疏松无症状,近8成患者都是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有骨松,提醒50岁以上的中年族群,若出现4大征兆,就要特别留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台湾髋关节骨折每年近2万例,发生率高居亚洲第一,5年死亡率高达5成,严重性甚至超越大部分癌症。除了年龄性别家族史外,频繁跌倒更是提高骨松骨折风险的危险因素之一。

国外统计发现,年长者跌倒次数频繁,5%将可能导致骨折发生。「跌倒」也是台湾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死因,根据国民健康署102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每六位就有一位(16.5%)自述过去一年曾跌倒,跌伤且就医者占8%,其中便包括了因跌倒而发生骨松骨折的事件

老年人步态异常不仅受到年龄增长而有所影响,也与本身肌力反应能力大不如前,或是其他潜在疾病有关而不容忽视。骨质疏松症学会陈崇桓秘书长表示,随着年龄增长,长辈可能感到举步维艰、脚抬不高、步态缓慢及不稳,就容易发生跌倒。

▲骨松骨折是造成老人失能的主因之一。(图/pixabay)

陈崇桓提到,居家环境因素在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中,同时扮演着重要角色,若骨密度已在高风险范围内,建议更应积极配合治疗,提早预防骨松骨折发生机会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松日,今年主题为「这就是骨松」,将世界各地真实骨松案例视觉呈现,以人打喷嚏、举手穿衣服就骨折,并在骨折后,因疼痛残疾无法独立行动,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林高田提醒,若50岁后发生骨折、出现身高缩水超过4公分、站直时后脑勺与墙距离超过6公分、肋骨下缘与骨盆之间小于一指幅宽或2公分,就可能怀疑是骨松骨折所造成。世界骨松基金会今年也推出新版「骨质疏松自我检测表」,欢迎民众上网进行自我检测,提早拦截骨松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