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是理财工具!他28岁在台北买5间房 劝年轻人「越早下手越好」

图文/镜周刊

低点入手、寻求安全标的建设公司董事长郑金鸿致富的关键,更堪称股房双栖的投资达人,不仅在2002年至2003年SARS期间,大举买下台北精华地段土地,他更以价值投资为核心,借由时间题材发酵,养大冷门铜板股。

「1986年我当时28岁,买下第1间房子,所以我也常劝现在的年轻人要尽早规划买房先存到2成的头期款,透过贷款买房,可以更快速的累积财富。」郑金鸿以过来人身分呼吁年轻人将房地产当作理财工具,「越早下手越好,不然房价会跑给你追。」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郑金鸿在就读东吴大学EMBA时,甚至以年轻人购屋为题分析青年贷款购屋与工作积极度、财富之间的关系,「我做了一份回归分析报告结果呈现正相关。」

早在1986年,郑金鸿陆续在台北精华地段买下5间房,隔年因外汇管制开放,热钱涌入台湾,房地产跟着大涨3倍半,郑金鸿拿房产抵押贷款投入股市原以为人生可就此轻松,万万没想到证所税事件加上波斯湾战争,竟让台股从12,682点狂泻至2,485点,让郑金鸿惨赔4,000多万。

为谋生郑金鸿又回到老本行,但这次他转战法拍屋,重新装潢出售,正当事业步上轨道时,又让他遇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名下房产也被查封。再次挫败的郑金鸿与银行谈妥条件,慢慢清偿债务,并力图翻身。

2002年政府活络房地产投资,大幅调降土地增值税率,郑金鸿逮住机会买卖房屋,加上正逢国有土地开放标售,拍卖本来就是他的专长,「2002至2003年SARS期间我有多少钱就买多少土地。」郑金鸿趁势在低档入手大批台北市土地,并在2004年成立虹廷建设规划自家建案

在低点入手、寻求安全标的是郑金鸿致富的关键,也因此他只在台北市推案,「一方面是自己最熟悉的区域,一方面台北市的需求永远大于供给。」当建设公司经营稳定,现有土地都已规划盖房等待收成,郑金鸿才开始有些心力研究股票,2012年重回股市。

而他更以养房经验来养股,崇尚价值投资,专挑净值被低估的冷门小型股,8年间累积报酬率达500%。「房地产投资要掌握三好一公道,好地段、好产品、好生活圈,并在价格公道时逢低买进。股票也一样,好公司要买在价值被低估时,这样3至5年一定有机会翻涨。」郑金鸿说。

更多镜周刊报导【铜板股投资达人6】买股档档获利千万 他透露疫情下正关注这3档【铜板股投资达人7】采访后记建商董谈股谈房精彩【铜板股投资达人1】专挑低价冷门股 建设公司老董8年赚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