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专属瘦子和老人? 复健师:关键在重量、力量、活动力
▲埔荣物理治疗师帮助民众破除肌少症的相关迷思。(图/台中荣总埔里分院提供)
民众常在报章杂志和电视上听到或看到「肌少症」的资讯,但也有「瘦子」或老人比较容易得肌少症等种种迷思;台中荣总埔里分院指出,肌少症须符合肌肉重量、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减少等3条件,家中长辈若有小腿细到可用双手环抱、1年跌倒超过2次或行走行动困难等症状,应就医以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改善或预防。
埔荣医院复健科物理治疗师林雪真指出,常见的肌少症迷思观念有:体型瘦削的人容易罹患、老年人专利、肥胖和常运动的人不会罹患、少吃多动可以减肥和增肌;但医学上所定义真正的肌少症,必须满足3个条件:肌肉重量减少、肌肉力量减少、身体活动能力减少。
▲埔荣物理治疗师帮助民众破除肌少症的相关迷思。(图/台中荣总埔里分院提供)
林雪真解释,若肌肉重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已是「肌少症前期」,应多注意自己和家中长辈是否吻合以下征兆,以利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行走困难:室内平地行走每秒少于0.8公尺。2.握力下降:拿不动沙拉油桶,没办法拧干毛巾。3.行动困难:很难从椅子上站起来;上下楼梯要分段休息。4.反复跌倒:过去1年跌倒2次以上。5.体重减轻:没有刻意减肥,在半年内体重减少5%。6.小腿太细:双手可围绕小腿,或小腿围男生和女生分别小于34和32公分。
林雪真表示,临床上肌少症的治疗着重在「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让肌肉和力量逐渐失而复得:包括摄取优质蛋白质,如谷物、坚果、豆类等,素食者和肾脏病患者须先请教医师和营养师;补充维他命D,每天晒太阳10至15分钟,1周4-5次,或摄取维他命D,成年人1天200I.U.,老年人1天400I.U.;特制化运动,例如强化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有氧运动、快走、飞轮、游泳等)、增加身体灵活度和平衡(太极拳、健康操、瑜珈等)、重量训练(哑铃、弹力带等)。
►大同大同国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