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让人抓狂!3步骤中断「钻牛角尖」坏习惯...别白受苦
▲面对压力常会感觉到焦虑、想逃,甚至陷入钻牛角尖的地步。(图/免费图库pxhere)
文/刘轩
面对压力时,我们会感到焦虑,随之而来的想法与评价就可能是比较负面的,也就会进一步做出比较负面的反应,可能是继续想、或是想逃避一切等等。一起来理解、并解决这些固着在自己身上的情况吧。 首先,请想像一下,我们是如何产生想法的?
要对某些事情产生反应,就必须先发现某件事情,是吧?同样的,我们的想法来自于注意到了某件事,这件事可能是家人的一句话、长官的一件交办事项、朋友的一个小疏失等等。 当我们注意到这件事情之后,会开始产生某种直觉性的感受,也会快速对这件事情产生评价和判断,想法,也就应运而生。
第一种停止思考的方法,是从上述的第一阶段(注意力)下手,这也是最常被建议的方法。 当你一有负面想法出现时,马上想一个「暂停」的符号,例如在内心想出一个大大的、会在马路上出现的、红色的STOP「停」的标志,让这个视觉符号快速提醒你的潜意识。
接着,立刻补进一些让你能够变开心或正面的想法,可能是一句鼓励的话,或是某段别人鼓励你的记忆。 我们也可以用某些让自己分心的事物来提醒自己。例如,手上绑一条绳子或橡皮筋,每当有负面想法的时候,就拉一下绳子或橡皮筋,稍微中断自己的想法。
▲练习中断自己的负面情绪,并注入美好的事物。(图/免费图库pxhere)
这些方法都是用某个外在物品让自己中断现在的思考,重点在于,脑海中的注意力要如何重新分配。 在注意力开头的时候就打断这个思考历程,重新导向自己的注意力。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技巧比想像要来得困难许多,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当然,更好的状况是有专业人士在旁边引导你做练习。
另外一种做法比较高阶,不用调整注意力的方法,而是从感受事情与诠释事情的角度下手。 举个例子,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可以训练我们如何在反复思考中,慢慢接纳碰到的问题。而所谓的「接纳」,就是正面迎向各种事物(无论负面或正面),也就是用直接、不闪躲、不逃避的方式,面对现在的状况。
当然,不闪躲,也就代表你不再为自己找借口,也不用过去来评判当下,「正念的练习」就是属于这个概念。正念,让每个人用不评断、专注自我觉察的方式,面对自己的状态。 最简单的正念练习,就是从闭上眼睛、观察自己的呼吸开始。
▲让自己的杂念顺着河水漂走。(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深呼吸几下之后,想像自己站在一条河旁边,河中有很多叶子,就像是脑海中的思绪。想像自己静静的看着这条河,从脑海中抓出那些乱窜的杂念,把它们放进河水中,让这些杂念随着叶子,顺着河水漂走、漂出眼界。 研究发现,长期的正念练习,能够降低因为受到刺激而产生的(无论是生理或心理的)反应。
正念练习的另外一个好处是,让自己能够面对、但不批判,用这个方式培养一种冷静观察的态度。透过这样的练习,你会发现,负面想法与生活压力其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细菌都在我们周遭,但你有抵抗力,也就不会轻易受到感染而生病。
当然,当我们用中立的态度看事情的时候,也预留了许多空间给自己调整心态,而不至于冲动于行事,心理的弹性也就会表现得愈来愈好。 所谓的「接纳」,可以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重新设定,帮助自己先把各种人事物归位,先不去分类评价,而是更客观的让各式各样的事情囊括在生活中,接纳而不闪躲,反而更容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