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给准阁揆林全「加税如鹅毛,宜有完整配套」

房地会客室 主持人:庄孟翰(颜琼整理)

Q:总统当选人蔡英文日前宣布,行政院长人选将由兼具财经,又有产官实务经验的前主计长林全出任,他组阁后,房地产的政策将如何演变?

A:观察小英宣布新阁揆人选后,外界对林全期许有加,而准阁揆于列席民进党中常会报告时,初步也对新政府会不会像马政府时代实施多项加税提出看法,「经济不好,不会加税」,另据媒体报导,林全也表示,「证所税在可见未来,没课征可能。」

不过,新政府于520上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仍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问题。近日自由时报报导,「根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月19日止,中央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偿债务5兆3219亿元、短期债务2873亿元,加计非营业基金举债,中央政府举债已超过6兆元;若加计潜藏债务18兆元及地方政府债务(包括长期、短期及非营业基金举债)逾1兆元,中央及地方政府总负债已超过25兆元。」

「马政府执政期间,由于经济表现不佳,加上大规模减税,导致中央政府财政赤字扩大,累计马执政近8年,中央政府一年以上非自偿债务净增加近1.7兆元,但马政府仅留下9千多亿元的举债空间,加上法定义务支出占七成,新政府施政恐怕受到局限。」

自去(2015)年底以来,就有针对政府广增税源,而将矛头转向调高「遗产赠与税」,有人建议将现行的10%单一税率往上调高至20%,而此一议题可能会在新政府团队上路后成为一项税制新课题。

其实遗赠税早先也像土地增值税地价税般,采累进税率,最高级距50%,但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全球陷入经济不景气,台湾也面临无薪假的无情考验,马政府遂于各项刺激经济方案外,再于2009年初调降遗赠税至10%,且采单一税率。

其主要影响是有效地将滞留海外资金引导回流,但因国内缺乏适合的投资标的及投资环境,导致海外回流资金大都流向股市及房市,并让原本应于2008年就该拉回整理的房市,反而再往上飙升,房价更加高涨,进而迫使政府祭出奢侈税、实价登录、豪宅税、囤房税,再至今年1月1日的房地合一税,并同时大幅调高公告现值公告地价

根据近三年的全国房屋移转栋数,从2013年的37.2万栋,至2014年的32万598栋,及2015年的29.5万栋,再至今年「剩26万栋」的预测,显见,政府打房的各种措施,除有效抑制炒作歪风之外,连带严重冲击一般市场交易。

而在政府逐渐加重打房力道的同时,国内资金在最近4年不断流向海外置产,从原本一年约四、五百亿元,至去年业界粗估已突破1000亿元,而今年在房地合一税上路后,可能会再往上增加至1500亿元,这可能也是因为短期重税,导致一些有钱人把资金停泊至安全地方的一种避税手法。

究竟「1500亿元」这个数字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答案之一是:「资金的流动无国界」,甚至还很难遏止其经由地下管道遁逃。

对新政府来说,假设遗赠税的调高是一个必要的「选项」,那就得提防「富人移民潮」的出现,慎勿课不到税,富人又争先恐后的把钱直往避税天堂搬。

根据媒体的报导,前几年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放弃中华民国国籍,改当新加坡公民,震撼国内科技圈,其后,台塑集团长孙王泉仁也跟着放弃美国籍,改入籍新加坡;外界评论两人的作法,都与「避税」有关,因为新加坡不课海外所得税遗产税

而美国政府为打击逃漏税,前几年也祭出《海外帐户纳税法案》,根据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多达1426人,而截至2015年底总计弃籍人数更高达3221人。

另2013年法国政府宣布向高所得阶层课征的「富人税」,却在2015年元旦宣告「走下舞台」;因为这不到两年时间,法国共有近600名理应缴纳「富人税」的高收入者逃离法国。

以上所述,并非主张新政府不要加税,而是建议税制改革之前一定要有周全考量,不宜噪进,像这几年税基及税率同步大幅调高的「房屋税」,让富人鹅毛被拔的哎哎叫外,连一般有屋阶级的受薪民众,在薪资所得倒退15年之情况下,也是怨声连连。

曾有人提及法王国王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用「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来形容政府「征税的艺术」,也就是政府若要加重税负,也要让征税的痛苦指数降到最低。

就遗赠税调高的这一个议题,长期而言,势在必行,惟该如何让「被拔鹅毛的人」之痛降到最低点,而政府也能达到税收增加的目的,以避免遗赠税率一调高,资金加速流向海外,尤其此际正值房市景气急转直下,建议暂时延缓加税措施,俟整体经济复苏之后再从长计议为宜。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813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