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杀僵尸 砍股民

文/洪宝山

市柜公司股价低该不该被下市?如果公司营运正常,但股票乏人问津、成交量低,股价低于十元,是否该有机制让他退场?在国外有股价低于多少钱就下市的机制,台湾是否也需要?

对此,立委余宛如曾表示,台股老化问题严重,有三百家企业成交量不到十张,股价不到十元,多是小型科技股传产,拉低大盘也变成有心人借壳炒作的标的,这些水饺股在国外会下市退场,台湾却没有类似机制。

现在金管会推出新的政策,对于僵尸股,将开始有机制可以处理。强制下市机制将在二○二○年四月一日正式上路,根据统计,上市柜公司中,目前共有二十四家符合退场机制,但条件不是只看股价,而是要连续十二季财报达到净值低于三元,且会计师出具继续经营有疑虑的建议书,才会下市柜。此举最重要目的也是希望提升上市柜公司品质,避免投资人踩到「地雷股」,立意可谓良善。

只是有些股票尽管进出少、交易量不足,但每年有固定股息股利,投资人长期持有,只要公司获利表现稳定,基本面不错,要强迫股东交易或做其他处置,也不见得合理。需要下市的,就金管会端出的办法看来,是指经营出现问题的公司。经营出问题,股民受伤,这样的例子股市并不少见。

远见杂志早在二○○九年做过一个专题,检视从一九八二年到二○○九年二五九家下市柜公司,共有一五二家是因为财务危机、经营不善而下市。这些公司下市前一年总资产为一.四三兆台币资本额近五千亿台币,牵连的投资人数规模庞大。

对投资人来说,担心的是,已下市的股票还有用吗?当然,只要买的股票与公司仍在,股票虽无法在集中市场公开买卖,投资人之间还是可以互相买卖。公司有获利,还是可以分得股利、股息。

既然下市,为何还要持有股票?因为还是有下市后经过重整,又意气风发上市的例子。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就是东隆五金,从负债八十八亿后重整再到上柜,二○一○年以每股四一.○五元卖给美国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公司,估计获利三千三百万元,每股贡献约○.○六元。

「僵尸股」想要咸鱼翻生,着实不容易,投资人若是秉持投资而非投机态度买卖股票,就能减少伤害。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100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