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因应台商回流 工业用地之策略性规画

文.庄孟翰

Q:中美贸易战虽暂时休兵,不过在此期间,不少厂商早已成为这场战役的牺牲者,过去因中国大陆释出优惠条件而飘洋过海的台商,如今在美国针对中国多项出口产品调高关税税率,加以生产成本也已提高,已中枪的厂商急忙寻找能够迁移的场址,对于还没列入课征项目的厂商,也都严阵以待,此时,对于急着寻找避风港的厂商,台湾张开双臂,忙着想迎接这波台商撤退潮。

想请教庄教授,相较东南亚便宜的劳力土地成本与税率,以台湾现今的条件,是否真的能吸引台商回流,政府又该在哪些项目上下功夫,才能成为不仅仅是台商,而是连外资都想抢进投资国家

A:台湾要如何吸引台商与外资?首先要能将厂商的声音,跳过中间的层层转呈体制,直接传达上位者的耳里,如此一来,所有问题才有机会真实的传达,上位者也才能够做出最快速、最适当的策略规画

土地来源也可「无中生有」

要吸引台商回流,并非单靠画大饼就能达成,就如同「都更2.0」的议题议论那么久,内政部去年曾夸下海口要达到八百案、一万户的目标,一年过去却也看不到什么实际绩效。因此,要吸引台商回流,首先,议论已久的「五缺」问题,包含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问题是否解套?否则还是很难吸引台商及外资。至于最重要的土地问题事实上并不如想像难解,而是要如何拟订正确的规画策略。

土地上哪找?举例而言,在搭乘桃园机场捷运沿线经过A2三重站、A3新庄产业区站、A4新庄副都心站、A5泰山站、A6泰山贵和站,从三重到泰山贵和站途中不难发现,许多违章工厂群聚的铁皮屋,占地面积不小,且都是低楼层违建,如果能将这些铁皮屋的土地加以整合,例如模仿日本社会住宅都市更新开发作法,经变更地目提高容积后再将厂办立体化,必然可释出不少可供兴建厂办或社会住宅之建地,一举两得(详请参阅附图)。

其次,包括大台北捷运三环三线沿线也有许多交通方便又能够做为工业用地的建地,就应当在规画兴建之前先做好土地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过去「A7合宜住宅」经由区段征收,从农地变更为住宅用地,原地主分回四○%,剩下六○%兴建合宜住宅,并对外招商,最后共兴建四千多户的合宜住宅,并以一坪十四.五万元的低价出售给中低收入阶层,这种「无中生有」的策略性规画,如能再加以改良,应可纳入实现居住正义土地开发策略的一环。

虽然台湾土地面积不大,但还不至于像香港、新加坡需要靠填海造陆,只要主管机关愿意多动点脑筋,经由区段征收与变更地目,不仅仅是北部,中南部应当也可以透过政策辅导媒合,规画「无中生有」的开发策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十年顶峰风水轮流转

中美贸易战一路打下来,改变了许多产业生态,过去台商看中大陆生产成本低廉,并有优惠的租税减免,纷纷前往投资设厂。当然中国也开出相同的优惠条件,磁吸各国人才、技术及资金。不过,中美贸易战交手之后,因为美国针对部分产品课征高额关税,也让过去台商看中低廉成本的竞争优势尽失,如今则急着想回台找个避风港,然而,台湾准备好了吗?

过去中国大陆在经济低度开发阶段,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转变为开发中国家,如同过去日本及台湾都有过「三十年顶峰论」的风光岁月,惟如同每项商品都有生命周期一样,从开发、引进、成长、成熟到衰退阶段都将一一浮现,如今中国面临高关税的严苛考验,当然也是必经过程。

早期日本生产条件改变,也使得许多厂商转移阵地,来到工资低廉的台湾,台湾从一九六六至一九九六年也历经了三十年的荣景,每年经济成长率都超过九%,成为亚洲四小龙,之后又因为中国大陆的磁吸效应,产业外移,让中国也走了三十年的多头。所幸台湾在一九七九年制定「十年经济建设计划」之后,又积极发展科技产业,一九八○年更设立新竹科学园区,使得产业发展得以积极转型,弥补传统产业大量出走的缺口,由此可见整体策略规画之重要性。

如今风水轮流转,台湾是否能再次成为下一个三十年顶峰论的国家,相信只要落实策略规画,以过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经验,如能再将土地资源好好的规画运用,再搭配适当租税优惠条件,相信台湾还是能再度成为国际投资的重镇!

主管机关眼光要精准长远

要能扎根台湾,上位者必然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犹记得一九五○年代台湾仍以传统及劳力密集产业为主,当时台中及高雄加工出口区下班时间壮观的机车潮,也常占据不少国际媒体版面。

其间总统府资政李国鼎孙运璿赵耀东等人无私的奉献,终使得台湾晋升为亚洲四小龙,创下举世称羡的「台湾奇迹」,尤其李国鼎与孙运璿积极推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与科技政策的规画,更是功不可没。因此,高居全球第十九大经济体的台湾,更应积极掌握台商回流契机,再创另一产业升级发展的高峰。

三策略因应 拿回主导权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之后,却像甜蜜的陷阱般,除磁吸资金、人才与技术之外,更大量窃取各国的智慧财产与技术,终致引发中美贸易战,台湾则应趁此良机积极拟定策略,再度拿回经济主导权。

第一,土地来源也可「无中生有」

台湾过去重北轻南,人口不断往都市集中,即便科学园区规画包含竹科、中科南科原本预期中科产值会高过南科,不过根据科技部发布的二○一八年一至十一月科学园区营业额,竹科以九八○六亿元居冠,南科则是以七二五五亿元超越中科的六四七五亿元。虽与原本预期不尽一致,此时则可趁厂商回流之际,再次调整策略,让北中南得以均衡发展,包含桃园航空城等交通便捷之处更是不容忽视。

第二,应重视研发中心

无论当初产业是否因低廉的成本外移,政府至少要能做到将研发中心根留台湾,笔者过去曾有机会参与外贸协会考察部分坐落于新竹的研发中心,当时因为大部分台商转往大陆投资,导致不少研发中心的厂办大楼闲置,如今时移势转,是否能够在北中南各地规画更多的研发中心,亦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大课题。

第三,重新检视前瞻计划

趁台商回流之际,政府应重新思考完备的策略性规画,包含过去备受批评的前瞻计划,也应趁此机会重新检讨调整,毕竟百年大计的交通建设,如能规画得当,产业发展就可以加速推动。

借力使力 避免土地投机炒作

台商回流议题人未到声先到,现阶段已有不少投机客开始哄抬工业用地与农地价格,主管机关应格外注意的是如何抑制投机炒作歪风,俾免白忙一场,最后利益却落入投机者的口袋。

创造就业机会 兼顾在地老化

要想吸引台商回流,首要之务在于先行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未来台湾少子化与高龄化问题愈来愈严重,因此,除产业均衡发展之外,更应考虑在乡镇地区辅导媒合增加厂商投资愿意,创造就业机会,避免人口持续外流,并兼顾在地老化问题。因此,现阶段除应积极导引台商回流,更应结合原有优势,让科学园区遍布,并进一步创造优质的投资环境,让全球厂商都能汇聚投资台湾,亦是当前刻不容缓之一大要务。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96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投资致富靠自己!理财课程资讯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