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墙/面对大陆崛起 与其反抗恐惧不如知己知彼

外滩牛(BundBull)是上海外滩金融广场的标志,点出大陆经济活络、年轻的特点。(图/视觉中国CFP)

两岸一水之隔,数十年来各自历经截然不同的政经体制及转型笔者的成长阶段台湾实施三民主义,推动国家建设、经济逐渐崛起,进而跃升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甚至被喻为举世「经济奇迹」。当时的年轻人对台湾经济前景充满信心与希望,更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辉煌时光。然而,彼时的大陆实施共产主义,经济成长落后、生活水平普遍低落,远不及台湾。在那个年代,小学生的作文结尾,总要写着:「解救大陆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沧海桑田,30年风水输流转。大陆自1979年改革开放,由摸着石头过河到成立四大经济特区、自贸区、持续实施「五年计划」(目前正进行『十五计划』)、加入WTO等。在步入国家资本主义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二位数高速成长,直至2011年才放慢至中速成长,进入「新常态」(New Normal)阶段。不过,中国大陆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亦由过去的「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挤身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不但超德赶日,且美、中二国在2015年的实质GDP已经相等。

截至去年初统计,台湾GDP仅大陆的4.5%,光是大陆就有5省的GDP总量超越台湾,另有6省已逼近台湾。此外,川普上任签署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后,大陆借由主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及「亚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简称 FTAAP),并推出「一带一路」大战略,可望继美国之后主导全球新一波自由贸易,成为超级强国

反观台湾近10、20年却因政党恶斗,投资长期不振、经济成长每况愈下。除了低薪、低成长、高房价的问题,与少子化、人口老化的社会现象,也面临年金恐将破产的窘境。有人揶揄的说,一个半导体让台湾吃足30年,但国家产业政策前景不明,转型未能克尽全功,现在只能一直啃老本,未来也将坐吃山空。此番话语让人忧心忡忡,尤其许多年轻人再怎么努力也买不起房、结了婚也养不起小孩,对未来毫无愿景,也失去斗志

或许,台湾部分年轻人对大陆经济发展状况相当陌生,也不知如何面对大陆的崛起。因而开始惧怕大陆,反中甚至恐中,然却不知中。忧心政府若开放大陆人士来台工作会抢走饭碗、开放陆资会被大陆财团垄断。这些现象,从过去的「太阳花学运」与「反服贸」运动即能明显看出。

然而,也有部分年轻人透过交换学生或工作,进而对大陆有较多的了解及认同,愿意前往大陆深造、工作或创业。令人好奇的是,台湾到底有多少比率的年轻人,有意愿到大陆求学或工作?根据《远见杂志》在2017年3月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近6成民众愿意前往海外发展;其中20至29岁年轻人最想去的地方,大陆占59.5%为最高。另《联合报》在2016年针对20至39岁年轻人所做的调查亦指出,有46%对大陆的印象好、53.6%认为大陆是进步的,且此结果均较2000年所做的调查明显上升。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是中国大陆第一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街廓,至今已孵化1,900家新创团队。(图/视觉中国CFP)

大陆部分行业起薪比台湾高,调薪速度快,其次是晋升机会比台湾多。如类似工作只要有能力,在大陆可能2年内就能升至主管职;但在台湾,却要熬个4至6年。另一关键因素,就是看好大陆发展具前瞻性及发展性。因此也有人建议,到澳洲打工,不如去大陆工作,因为工作经验会为你加分。

大陆在近几年兴起一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也不断向台湾青年招手。目前各省市至少已成立53个青年创业基地,并提供优渥的条件,放宽台胞就业领域限制,未来也可能提供国民待遇吸收更多年轻人。不可讳言,大陆人口多、市场大,青年在大陆创业机会较台湾多。特别是在今年的「海峡论坛中」更将以往的「三中一青」(中低收入、中小企业、中南部及青年)政策,转变为对「一代一线」(青年一代及基层一线)的工作重点,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未来也将推出更多的便利有感措施。

那么,大陆青年对台湾的看法又是如何?早期开放来台的陆生对台宝岛充满期待、对台湾浓厚的人情味留下深刻回忆。但这几年却看见台湾朝野恶斗、经济节节衰退,加上受到「三限六步」政策(限校限量、不加分、不占招生名额、不提供奖学金和打工、不可考照及留台就业)拑制,即使如今部分限制已放松,但仍「限制采认大陆医事学历、陆生不能留台工作」(一限一不)。据悉,曾有来台湾清华大学攻读研究所毕业的陆生回大陆找工作时,面试官竟问:「台湾怎会有清华,是山寨的吗?」 足见,台湾的大学在大陆的知名度及认可度也是一个问题,这些因素将逐渐影响陆生来台就读意愿。

作为一个两岸经贸研究者,笔者要提醒台湾年轻人,台湾已非过去的台湾,大陆也不可同日而语,应该多多了解,坦然面对其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事实,但也无需妄自菲薄,因为台湾仍有许多值得大陆学习的优势。两岸青年非敌人,应多多交流、携手发,结为好朋友、好伙伴,若能透过优势互补共享创业经验,应可同享经济转型成功的红利,共创双赢

好文推荐

李沃墙/大学毕业起薪创新高,你有感吗?

李沃墙/年轻人,你为何买不起房也不买股?

李沃墙/缴税,国民应尽义务,不包括有钱人⋯⋯

李沃墙/台湾,仍逃不过川普手掌心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李沃墙,现任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专任教授及两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为富华创投及兆丰第一创投董事、品丰投顾荣誉顾问。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