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Discovery都来蹲点采访 他用AI神算出虱目鱼2天后的大劫难?

图文/今周刊

从AI到鱼塭,看似八竿子不相干的两端,却在虱目鱼故乡之一的台南北门,出现了美好连结。当其他鱼塭的虱目鱼以低于成本价被贱卖时,旭海安创办人黄国良养出的虱目鱼,荣获国内水产界最大奖项海宴奖」,以及台湾首间输欧盟养殖场认证的肯定。

采访前一天,Discovery频道才刚结束在这里蹲点两年,拍摄「无毒养殖」纪录片的工作;而在过去一年,他的无毒养殖之路有了强大帮手:AI对鱼塭池内种种危机的神算预判

站在三公顷大小的鱼塭边,黄国良拿着手机,荧幕显现鱼塭水质中的温度、含氧量数字曲线变化。他边看边解释,原本能养出九万尾虱目鱼的池子,仅放苗六千条,但售出价格是别人的十倍以上。

省力省钱 饲料一天一次、电费减半

不同于其他鱼塭,黄国良引进海水养殖,让虱目鱼在自然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说,等于是投直球正面迎战最复杂的环境。

「海水养殖的变数,远比一般鱼塭导引地下水灌溉水更复杂,但能减少重金属污染。」为了搞定这些变数造成的可能灾害,过去,他每天总要跑到鱼塭五、六趟,细细观察、随时因应。二○一八年三、四月间,准备虱目鱼放苗时,他导入宽纬科技开发的AI系统后,现在一天只要去一次,「搬搬饲料就好啦!」黄国良笑笑地说。

不但如此,养殖渔业最大成本之一,是水车打水增加鱼池含氧量的电费支出,导入AI后,黄国良的电费单一个月费用从三万元降至一万五千元,整整省下一半。

然而,省力、省钱,都还不是AI对养殖业最核心的贡献,「虱目鱼生长周期约九个月,目前能做到在两天前就预警鱼塭可能发生灾难,不会因为自然或人为疏失,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目前在全台约两百多个鱼塭导入系统的宽纬科技总经理蔡政勋解释。

这不是变魔术,而是一场预防战。看不见的是,隐藏在鱼塭硬体装备下的溶氧感知、酸碱度感测、氧化还原电位检测和水质监测等四种数据。这些都是为了判断鱼塭中藻相和水相变化;或者说,是有效监控着鱼塭水质的含氧量、有机物残余量等等关键变数。

在这里,每五分钟产生一个数据,一次虱目鱼的生长周期大约九个月,就将近累积了二十四万笔资料。有了资料,AI就能开始推算「什么征兆会容易演变为鱼塭内的灾难」。

打预防战 多一天抢救就能缓冲灾害

不过,蔡政勋也说,由于养殖池里的「杂音资料」太多,像是鱼类、贝类产生的生物膜,容易黏在感应器上,让资料变成很「脏」,「光处理数据就得花上七成时间。」

不断错误、不断修正下,目前已经能做到两天前预警虱目鱼可能暴毙的状况。蔡政勋表示,「让渔民多一天时间可以处理问题,像是发现有机物沉淀,可以提早将水换掉,或利用益生菌分解,让大规模灾害降到最低。」

AI让养殖现场发生了如同医院一样的情节,有了「预防概念」,而非靠天吃饭,只能默默挨打,无力还手。

「坚持友善土地的理念,找回童年虱目鱼的故乡味道。」这是黄国良打从心底想走的路。

这位原本在中国十多年、从事IT业的高阶经理人,放弃年薪千万,回家乡接下父亲的鱼塭转为渔民,在导入AI之前,也曾为解决深水区含氧量容易偏低的问题,自行开发相关技术;而在AI加持后,黄国良说,像是在这条难走的路上找到了路标,可以清楚地往对的方向走。

不过,他也很清楚「人与AI必须互补」的道理。从黄国良开设的小吃店到鱼塭途中,我们看见一大群白鹭鸶正围绕着一池鱼塭,展翅的美丽画面,在他眼中却是一场灾难。

「那个池子的主人准备哭了。」他解释,放入鱼苗后若浮在水面而没有沉下去,自然引来白鹭鸶啄食。这是老经验养殖户的智慧,AI还看不到。

「我不是要去改变,而是去修复它(指生态环境)。可以让生产者养得好、卖得好。」脱掉之前在科技业常穿的西装,如今,黄国良在冷冽寒风中,穿着一双拖鞋来回寻访鱼塭。他正站在科技与渔业的交错点上。(阅读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53期)。阅读更多文章,欢迎加入今周刊粉丝团&LINE你可能也会感兴趣老谢:无刺虱目鱼是这样来的!  鱼丸、三层肉和虱目鱼  虱目鱼的台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