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你我都好危险...现代人必知「痔疮三大形成类型」
▲长「痔疮」你我都好危险...现代人必知「三大形成类型」。(图/记者季相儒摄)
现今不少人饱受「痔疮」困扰,痔疮产生原因多与久坐、长期便秘、腹泻的人、怀孕、体质虚弱、生活紧张压力或喜欢喝酒、麻辣等食品,都会刺激直肠肛门黏膜,形成痔疮。北市联医中医师周宗翰指出「三大痔疮形成类型」,提醒民众要日常生活中要尽力避免危险因子。
周宗翰提醒,最好能在11点前睡觉,让身体的气血循环能够规律且正常,自然不会有虚火或实火出现。三餐要定食定量,不能常吃冰冷食物,更不能吃烤炸油腻等燥热食物,以免过多的热量在体内,随着元气的不足而往下。
运动方面则可以每天做提肛运动15-20分钟(吸气收缩臀部、吐气放松臀部),并配合规律的运动例如游泳、慢跑、骑单车、打球,来改善身体及肛门周围的气血循环,减少痔疮便秘的状况。
另外,周宗翰也建议可透过「坐浴」来舒缓,取半枝莲、苦参、黄柏、薄荷、槐花各三钱,枯矾1钱,以布包裹,用水1000cc煮开,小火煮10分钟左右,将汤汁连同药物倒入适当大小的盆子,以温水稀释调至适当温度,于洗澡后坐浴10分钟,再以清水冲洗干净即可。症状严重可每天一次,平日保养一周二次即可,可凉血消痔肿。
1.实热证型大多是吃太多燥热食物和反复便秘症状,使气血瘀滞下焦,导致痔疮肿胀、疼痛剧烈、便秘,伴有面赤口臭、失眠心烦、小便深黄量少,治疗以消炎、清热、消肿、通便,以达到退火消痔肿的效果。
2.气虚下陷型多因劳累过度、身体元气不足,当过度劳累再加上久站久坐,使中气下陷,湿热之气郁积于下焦,导致肛门肿胀,进而诱使痔疮发作。平日或有倦怠感、面色较白或纬黄、心悸、睡眠品质不好,大便较无力排出,且会觉痔疮随用力排便时而突出。
治疗主要以温补元气、促进血液循环、提气消痔为主,中医认为补脾肾提补元气,气足则肛门周围血循环改善,虚性痔疮自可改善。
3.肝气郁结型多因工作压力大、自我要求高,外加容易生气、经常熬夜,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临床上多见到生气后,出现胁肋胀痛、胸闷不舒,饮食减少,脐腹两侧闷痛,痔疮伴随而出。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消痔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