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鳕鱼切块分不清 食药署「基因生物条码」帮把关

▲2015年曾发生越南鲇鱼混充鳕鱼贩售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图/彰化县卫生局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鱼体加工外观遭破坏,难以辨别鱼种真伪,2015年就发生越南鲇鱼混充高价鳕鱼流窜早餐店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为杜绝水产掺伪发生,食药署自开发多项DNA检验技术,导入鱼种粒线体COI基因生物条码,借由比对食品中的鱼类基因片段序列,快速鉴别鱼丸鱼松等加工食品中的鱼种,至今已有11种鱼种通过英国中央科学实验室认证。

食药署科长林泽扬表示,传统鉴别原料鱼类物种主要是利用外观型态辨识,如观察鱼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外部表征。

不过,当鱼体经加工过程制成产品,如鱼丸、鱼松、鱼排等,外观、组织及型态遭破坏,无法以传统方法进行有效之鉴别;大型鱼于市场贩售时大多已去头尾切块消费者购买时无法区分,令不肖业者有机可乘。食药署研发鱼类物种分生鉴别技术,适用于检测各种鱼类原料,可强化市售鱼类制品标示之符合性。

鱼肉切块后难以辨别鱼种,容易发生掺伪假冒事件。(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林泽扬表示,过去要追查进口的鱼类加工产品中含有拿种鱼,需要先从卫生局追查供应商资料,有时需要拖到好几天甚至一周。近年来有了DNA分析技术,就可针对标示上的鱼种进行基因片段序列对比,只要检体充足,1~2天就可得出结果节省行政处理上2~3倍时间

目前食药署通过英国中央科学实验室鱼种鉴别(FAPAS)相关能力试验的鱼种涵盖鳕鱼(cod)、鲽鱼(flatfish)及鲇鱼(catfish)等11种常见的混充鱼种,大西洋鲑鱼(Salmo salar)、鲂鱼(Zeus faber)、鲔鱼属(Thunnus spp.)及旗鱼科(Istiophoridae)等鱼种鉴别,也已公告上网。

林泽扬说,2013年欧盟公布易发生搀伪假冒的十大食品中,鱼类搀伪假冒排名第二位,因此也衍生许多消费的纠纷。今年食药署除了持续针对容易混充鳕鱼的鱼种开发检验方法外,也针对高价的加工品如「乌鱼子」进行检验方法研发,为民众食安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