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投资束缚多! 靠三招策略带来更多安全感

女性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在投资上有更多困难。(图/PAKUTASO)

记者李瑞瑾台北报导

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各地也会在这天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但实际上,女性在不少条件上仍有许多限制,如薪水男性低、家务责任相对重等,加上对于数字不熟悉的刻板印象,更导致女性在投资上遭遇瓶颈,但富达投信投资部主管张翠玲却认为,女性其实不必畏惧投入市场,可以靠定期定额、长期投入,以及寻找波动较稳定的产品诀窍,为自己未来做打算。

女性刻板印象深 畏惧数字怕投资

女性与男性投资人在行为上有很大差异,张翠玲举例,比如男生很会做技术分析、画线图,相对女生在这方面就比较少;大部分女性也会觉得自己比较不擅长数字、对数字不敏感,认为投资不是自己的专长,因此相对较为保守。

但张翠玲认为,女性不用害怕不了解数字,做投资不是只是单纯数字而已,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同样一讯息出来时如何判别、如何去解读这家公司,就是一种判别的艺术。此外,女性在管理家务时候,其实也是头头是道,投资界也有不少优秀的女性基金经理人,甚至有很多经理人也不一定是念MBA或有金融背景,凸显做投资不一定要局限在「对数字一以定要很强」,而是要去研究为何买这产品。

女生先天觉得会对数字不了解,再加上资讯比较缺乏,在做投资的时候往往比较害怕,根据经验观察,女性投资选择通常比较保守,因此对女生来讲,适合比较稳定的产品,像是固定收益、多重资产都是相对稳定的投资,若女生非常害怕出错,最好的工具就是以定期定额方式投资。

女性缺乏时间资金 投资心态普遍保守

除了先天的刻板印象之外,男女性的薪水其实依旧有差异,另外,大多数职业妇女仍必须对家庭付出,当小孩生病、父母生病时,多是女性带去看医生,家务也常由女性担当,女性在亚洲家庭,被要求的责任较多,时间也相对变少,让女性在投资这方面较吃亏。但当年老的时候,若没有配偶、小孩可以依靠,最重要的就是要从现在开始准备一笔钱,因此现在大家都强调女性应该要经济自主。

薪水差异、负担照顾家庭成员责任,对女性来说时间少、资金少,且又担忧对金融知识不了解、害怕数学,因此张翠玲认为,定期定额是最适合女性的方式。

在产品选择上,若担心市场变化大,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或多重资产基金,比较稳定、不用担忧太多,「女性也真的不用去增加太多忧虑,家里已经占据太多心力,可以去选择更稳定,然后长期创造退休之后的这一笔退休金。」张翠玲表示,每个月定期定额三千到五千去投资,长期就会有一笔钱,而且养成投资习惯是很重要的。

长期投资的重要

从过去这么长时间的经验来看,投资人真的要能实现获利,最重要就是要长期待在市场中,张翠玲分享一个长期数据,若一直待在市场中,投资报酬率是1170%,但如果错失了行情最好的5天,报酬率就剩下742%,错失了最好的30天,报酬率就只剩下159%(如下图)。

张翠玲接着举例,也有人说做投资有三种人会成功,一是透过内线交易,二是一天做上千笔交易的投资银行程式交易员,最后则是像巴菲特这种投资人,去建一个有价值的组合,除非当初买这些股票的想法或理念变了才卖,不然就长期持有。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可能达成的就是成为像巴菲特这样的人,要做功课,去认识、了解后投入一个组合、并且长期持有。

另外,在富达针对客户于美国退休储蓄计划401K的分析当中发现,会赚钱的投资人,通常就是忘记自己有投资的人,「可能他买了一个还不错的价值或是基金,让经理人代操,当市场的变动剧烈时不会胃痛,也不会去想今天会不会跌、明天会不会涨」,这样的投资人,就可以稳定长期累积可观收益。

张翠玲认为,投资不是投机,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明日市场会涨或跌,如果每天都要判断或预测一周或一月之后走势,那就倾向是投机。好的投资应该是即使市场在涨跟跌,投资人都要去回顾当初买这产品的理念,如果理念有没有变,就不需要更改任何投资布局。

如何配置投组

除了要持续待在市场之外,投资组合如何建立也是很重要的,张翠玲直言,「如果投资标的太多也是一种困扰」。买基金除了看绩效,也要看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风格,一位经理人的风格很固定,而要买某个基金,就要研究基金经理人过去买股方向,如果风格跟自己比较贴近,就可以投入。

因为要花时间去看经理人的风格,就不适合在投组里面安排20~30档基金。比如要买美国市场,就会挑1~2支不一样风格的经理人,可以每个方向挑选2支,然后长期去持有它。

▲ 养成长期投资习惯很重要。(图/pixabay)

以自身为例,张翠玲分享,自己的投组通常都在10组以内,而投资方式则是定期定额,因为平时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去做短期的投资,「短期投资最少也是一年以上,我不会有一个月或是三个月就出场。」

张翠玲说,因为曾经在银行工作,从三十几岁开始定期定额,除了工作很忙、没办法随时去移动投资之外,更是了解到长期投资效益

她指出,其中一项投资就是放在美股上面,因那时候很多先进技术都在美国公司,相信美国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会一直最高,就买一个相关的共同基金,也不用像买个股一样,担心公司会不会被剔除那斯达克指数中。

另外一项则是科技产业,因为认为科技一直在演进,整个世界发展要靠科技推动、相信科技会改变生活,所以一直定期定额投资全球科技基金,「我知道我这笔钱不是短期就要用到、是给我长期后要用到的钱,这样定期定额投资,对我来讲报酬率满不错。」

维持如此长期投资,投报率都还不错,期间偶尔会部分获利了结,但都重新再投入定期定额。而当市场下跌的时候,会去加码定期定额金额;当市场走扬一段时间时,则是将金额往下调降。

张翠玲说,自己的操作往往只是金额变动、不会因为市场跌就停扣基金,因为相信的趋势没变。「因为相信科技演进一定会改善人类生活、相信美国的R&D一直会是在全球的TOP,只要这些信念没有改变,就会一直在这上面去做投资」。

另外,随着年纪增长,也会将比较平衡的产品放在投资组合里面,像是多重资产配置。「也许现阶段不需要固定领息,但等到退休、没有固定收入的时候,也许就可以去选择固定领息的产品。」她认为,现阶段最重要就是把钱留在市场里面,继续去创造复利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