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猝死频传 医:8种救命工具 揪出心血管未爆弹

青壮年猝死频传医师呼吁善用8种救命检测工具,揪出心血管未爆弹。(示意图/Shutterstock)

心血管疾病不只是年长者要注意的问题而已!近日几波寒流期间频传猝死案例,其中不乏30、40多岁的青壮年。荣新诊所家医科主任康宏铭指出,根据调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年龄逐渐年轻化,青壮年族群也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这些人往往不自觉,更加危险。

康宏铭主任指出,根据荣新诊所去年8月到10月的健检统计,总计2,300位受检者中(其中男性855人,女性1,445人,平均年龄40.4岁),血脂异常的比率高达45.4%,血压偏高有39.1%,血糖偏高有14.5%,体重过重有40.1%,其中约有3成符合代谢症候群的诊断标准

生活型态调整 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式

由于青壮年族群常自认为还年轻,或是生活过于忙碌,作息混乱,也没有定时定量用餐及休息,总是把自身健康放在最后。康宏铭医师指出,要让心血管维持正常运作,最重要的还是调整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同时饮食避免高油高盐、戒烟戒酒,必要时配合医师指示采行积极药物治疗,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机

荣新诊所家医科主任康宏铭(图左)指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年龄逐渐年轻化,青壮年族群也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这些人往往不自觉,更加危险。(图/荣新诊所提供)

●8种科技工具 抢先拆除心血管未爆弹

除了必要的生活型态改善以外,也可活用各种检测工具,抢先布署了解自己的心血管状态。康宏铭医师提到,像是动脉弹性检查脉波传导速度)、颈动脉超音波、冠状动脉电脑断层自律神经检查(心律变异分析)、心脏超音波、一般心电图运动心电图、长天期心电图等8项检测,都是拆除心血管未爆弹的好工具。

康宏铭医师举例解释,以动脉弹性检查、颈动脉超音波、冠状动脉电脑断层来说,可以测出动脉硬化的程度给予适当治疗;至于心律变异分析检测可感知压力失衡所引起自律神经失调,降低心肌梗塞、脑中风、猝死等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族群 宜适时检测

医师提醒,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的三高族群,及肥胖及代谢症候群、有抽烟习惯、明显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作息不正常、经常心悸胸痛者,都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群,即使还年轻也不要掉以轻心。除了在天冷时留意保暖及日夜温差外,日常也该适当运用各种检测工具,协助侦测心血管未爆弹,降低遗憾发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