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生的食欲分7种年龄!第3阶段「回不去的体重」让上班族超心酸
▲人类的食欲除了因为生理上的需要与饥饿所引起,同时也会被外在许多因素所影响。(图/pixabay,下同)
记者万玟伶/综合报导
人类对食物的欲望来自各种缘由,除了因为空腹、生理需要而进食,食欲还会不时被特定的广告、资讯、心理因素给唤醒。国外网站《Bright Side》在《NeuroImage》期刊发现一项研究显示,食欲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了解不同阶段的食欲表现,将有助于人们改善饮食方式,并且改善体重增加、过重等问题。
前十年:0至10年儿童早期建立的饮食习惯有很大机率会持续到成年,如果父母任由孩子体态过胖,不采取任何应变措施,那么肥胖的孩子很可能就会变成肥胖的成年人。这个阶段,让孩子习惯尝试各种口味、口感与颜色的食物是很重要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不会特别害怕吃下某些食物,像是青椒、茄子、红萝卜等蔬菜。
根据研究,孩子会跟着父母建立相同的饮食习惯,因此适合他们的饮食环境应该要是营养均衡,同时也应必须包括足够的蔬菜与营养。放手让孩子控制他们的食物摄取量也是有益的,如果总是强迫他们吃光碗里所有的东西,就会降低他们感觉饥饿、食欲的能力,也有可能导致他们超重。
第二个十年:10至20年青春期期间,食欲容易受到荷尔蒙影响。在这个阶段,年轻人与食物的关系,同样也与其当下的健康状态和成长息息相关,这个时期对于确定未来的饮食习惯相当重要!如果没有长辈适当的指引,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往往会偏爱不健康的食物,例如速食、炸物等高热量食物,而且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将会持续到成年。
第三个十年:20至30年这个阶段是从学生走入社会的开始,身份的转变连带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因为压力或是消费行为变化,导致体重增加,而且这段期间增加的体重,往往就此定锚,日后很难减掉它,是许多上班族「心中的痛」!而且在这个特定阶段,人体一旦饥饿,就会发出强烈的「进食信号」,可是饱腹时发出的「拒绝食物」信号却很微弱。
研究显示,因为这个时期有太多影响食欲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即使在不饿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也会促使人们继续进食。因此在这个阶段,20~30岁的成年人要学习的是「如何养成饱腹感」,在不感到饥饿的时候聆听身体,进而避免过度饮食。这段时间,尽可能也以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替代含糖、脂肪的食物,才能让身体持续觉得有「饱足感」。
第四个十年:30至40年这个阶段,生活与职场带来的压力影响,开始显现出来。研究显示,这时生活带来的困难,会导致饮食习惯和食欲产生变化,而且往往会往极端发展,例如暴饮暴食或厌食。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例如完美主义,就容易让人们焦虑、进而影响进食行为。在此阶段,无论身处在工作环境还是在家里,都要提醒自己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避免工作的时候跑自动贩卖机或是便利超商,想吃东西,理智地以健康、新鲜的食物代替高热量零食。
总而言之,这段期间自己要认知、找出造成压力的源头,并试图将它排解到最小化,也能有助于提高健康饮食的意愿。
第五个十年:40至50年研究显示,过去如果没有建立起健康的饮食习惯,到了这个阶段,就很难很难改变了,就算心里清楚自己需要的是均衡饮食和运动,但实际上,仍然过着营养不足甚至过量的生活。WHO也呼吁,在这个阶段,因为不良饮食习惯而引起的健康状况才是最需要人们重视的问题,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在症状变得明显和不可逆转之前,都应该以改变生活习惯、迈向健康为目标。
第六十年:50至60年50岁开始,人类的肌肉量开始逐渐稳定下降,这个老化过程称之为肌肉减少症(也称为肌少症),此时期消耗的营养素会少于所需,身体缺乏活力,因此这个阶段建议保持健康、高蛋白的饮食习惯。但是,可能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或是食欲不振,许多人会倾向于简单饮食,无法吃进这段期间身体所需的营养。
第七个十年:60至70年迈入老年,由于食欲和饥饿感丧失,身体会变得脆弱,体重也不由自主地减轻。《NeuroImage》期刊研究指出,这个时候「饮食」还有另一项重要功能,那就是「社交体验」。丧偶、独居以及物资缺乏,加上其他生理因素如咀嚼困难和其他疾病,都会导致老人无法安心、放心地享用食物。在此阶段,若能在专家的指导下持续摄取优质营养,才能过着有品质的高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