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环评会主席 明着护航争议水库?

文●朱淑娟

争议十多年的高屏大湖开发案,一月九日环保署环评专案小组审查,在主席及环保署切割议题并主导下,以「两案并陈」初审通过,只要再送环评大会确认就可望过关,当场引爆抗议。从美浓水库到高屏大湖,牵动台湾20多年来,水资源辩论神经。台湾地狭人稠,导致开发与环境竞合冲突更加紧密。而另一方面,台湾是一个水资源缺乏又不知珍惜使用的国家,不断升高的水源需求压力,让经济部水利署对于任何水源开发案绝不轻言放弃,于是十多年来双方且战且走,且都誓不妥协。高屏大湖在2002年通过环评,因超过开发年限,依规定须送环境差异分析审查通过后才能兴建。从去年二月十三日到今年一月九日,已经过三次审查,其间主要冲突在于,水利署强调如不增建高屏大湖,每天十万吨水无法维持高屏区稳定供水。环保团体主张,已经有太多替代方案可补足这十万吨水的缺口,为何在财政困难时还要花大钱兴建人工湖,而且还牺牲一百多公顷良田,导致上千农民失业。高屏大湖预定地也是台湾毛豆的重要生产区,上百位农民北上行政院抗议,人工湖开挖后一定要裁员,换一个地方生产会有困难,毛豆产业全数崩盘。一月九日环评审查当天,各方鸡同鸭讲争议难解,多位委员也认为应再补充说明,但环评会却演出主席与环保署联手切割议题的戏码。水利署提出的方案包括五个湖区、分三期完工,环评会主席、成大地球科学系教授林庆伟,却主动建议切割议题,只审查第一期工程的E湖区,随后环保署综合计划处科长俞振海也接话赞成,先通过E湖区,未来其他区应重做环评。随后林庆伟问委员意见,多位委员持保留态度,他则强调,人工湖要不要做是经济部决定,环评只审查对环境的影响就好,接着又突兀提议:「大家同不同意两案并陈?」俞振海再接口赞成两案并陈,却自始至终未说明基于什么原因做出这两案。最后做成「两案并陈」决议,第一案:切割处理只通过E湖区。第二案:退回。所谓「两案并陈」等于议而不决,但程序上却已完成专案小组的第一阶段审查。地球公民基金会执行长李根政担心,一旦送环评大会,环评委员二十一席其中有七席官派委员,只要再争取四席民间委员支持就通过。李根政认为,林庆伟跟环保署主导会议应受到社会公评,既然环评会无法解决争议,行政院应出来表态,终结这十多年来的社会虚耗。但行政院只把争议丢到环评会去处理,经济部也未派较高层代表到场协调,让第一线事务官人民对立,把环评制度搞烂,还赔上人民的信任。此外,这次高屏大湖环评会的冲突场景,也出现在过去二十年的许多开发案上,环评会不但未产生解决方案,还成了激化社会冲突的战场,行政院若不认真检讨环评制度,其价值还存在否?

【更多报导

 e-mail不要再用Dear...当开头了!

 美国特选安格斯牛肉堡的恐怖真相

 22K根本是个伪议题

 30岁股市包租公每月加薪5万8

 为什么明明不胖,小腹却这么大?

精彩全文,详见《商业周刊》。※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