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痛就用贴布、护膝?医提「3大NG观念」:轻忽骨密度、肌肉量危机
▲迈入中年是身体出现酸痛、疲劳及无力感的开始。(图/公关提供)
迈入中年是身体出现酸痛、疲劳及无力感的开始,但多数人都认为是老化,酸痛就贴贴布、用护膝等方式解决,完全没注意到背后骨质密度过低、肌肉量过少的危机。医师指出,根据数据显示,台湾骨质密度过低、环节不适、肌肉量过少的人数高达720万,熟龄族其实从50岁就要开始重视骨质密度、肌肉质量、平衡感、体脂肪量,避免老年出现行动力危机。
中华民国骨质疏松症学会理事长陈荣邦指出,行动力不良通常合并骨骼、环节、体力等问题,若中壮年族不开始重视骨骼保养、肌肉训练,未来老年后失去生活自理的机率将会提升,成为高龄社会的隐忧。
陈荣邦说,骨骼、环节、体力具有互动关系,三者会相互影响,研究发现,肌肉质量可以预测骨质密度,尤其在停经后妇女身上更为显著,人体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造成机能下降,但行动能力会因为「长期使用治标不治本的缓解方法」、「不正确的饮食观念」和「没有依照年龄调整运动习惯」三种常见行为,导致钙质和蛋白质摄取不足,流失大量肌肉。
第一最常见的行为就是「莫名酸痛贴贴布、买护膝解决?」 多数人面对酸痛,只当作是工作太累或身体正常老化,用贴布、护腰、护膝产品就想解决,但光用贴布、外在保护产品无法阻止肌肉的流失,若身体长期有酸痛、无力的状态,排除其他疾病后,就要考虑是否为肌肉量、骨骼支撑或环节机能降低的问题。
▲多数人出现膝盖酸痛,会用贴布解决,没注意是否是肌肉量、骨骼支撑的问题。(图/达志/示意图)
第二则是「想健康最好少吃肉类、奶类?」许多人到中年会开始追求吃得健康,因此减少肉类、奶类的摄取,但有些观念恐导致钙质和蛋白质摄取严重不足,但随着年龄增长,蛋白质的摄取量应该要增加,应适度地增加牛奶饮用频次,因为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其中乳清蛋白更能提供肌肉重要的胺基酸来源,增加蛋白质摄取有助于肌肉生长,增强体力。
第三也是常见的多人认为「散步、遛狗、骑脚踏车就算是训练行动力?」陈荣邦说,很多人步入中年会因为怕受伤,但又不能不运动,选择每天散步、遛狗,周末偶尔骑脚踏车、爬山,就觉得有在训练行动力。但有氧运动对于提升心肺功能、增加基础代谢率较有效,但对提升肌肉量帮助不大,因此建议熟龄族应该要搭配肌力训练,增加肌肉质量和骨头的承受力。
▲医师建议,中年族群可利用公园设施进行训练。(图/公关提供)
国立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家庭医学部主任黄骏丰医师表示,要避免陷入行动力危机,最好从「提升蛋白质摄取」和「有氧运动搭配肌力训练」做起,只要去公园运用既有器材进行重量训练、每天喝2杯牛奶补充身体所需蛋白质,就能拥有健康的老后生活品质。
黄骏丰建议,熟龄族每日蛋白质摄取量应增加到每公斤体重1.0-1.2公克蛋白质,做完肌力训练后可以马上补充蛋白质,帮助肌肉生长,若是担心肉类油脂摄取过多,可以每日饮用2杯高钙低脂牛奶,即可摄取1,200毫克的钙质和近4成5蛋白质需求量,补充熟龄族每日所需钙质及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