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与时俱进的「整体防卫构想」

(图/摘自General Atomic Areonautical官网

面对中国大陆军事实力的愈益增强,以及两岸军力失衡的渐趋严重,大陆对台军事威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整体防卫构想」(ODC)成为近年来台美双方探讨如何强化台澎防卫的关键名词,美国政府对此尤为热衷

建立军事力量,捍卫国家安全,实为普世皆然的国防目标。国防建军与备战用兵要件有二:一曰「钱」,二曰「脑」。古今中外各国,从未有无穷之资源,亦没有廉价之国防,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建立适切的国防力量,得以预防战争,战胜敌人,赢得和平,则需大智慧。

早在2009年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葛瑞森于「美台国防工业会议」发表主题演讲时就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军事现代化,台湾再也不会有如同中国仰赖数量优势的奢侈了。相反地,台湾必须通过专注于创新(innovation)和不对称(asymmetry)来利用其质的优势」。

此后,「创新」与「不对称」即成为台美双方军事会谈的主题之一,亦广泛出现在我国政策宣示与文件中,直到近年「整体防卫构想」的正式提出,方才有较为系统化的论述。

「整体防卫构想」之原始概念,在于探索与运用「不对称战力」的思维,意谓借由机动、隐蔽、分散、欺敌、量多、价廉等作战形式及武器特性,提高用兵弹性与战力存活性,增加敌军作战难度,进而以较小的资源与力量,达到较大的吓阻效果与作战能量。

其实「整体防卫构想」不是总统的「国防理念」,不是行政院的「国防政策」,亦非国防部的「国防战略」与「军事战略」。在位阶上,「整体防卫构想」是遵循并支撑「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军事战略,所厘订「打什么仗,如何打仗」的指导构想,亦即结合作战思想与行动的《三军联合作战要纲》。

中华民国108年国防报告书》中阐述「整体防卫构想」涵盖「战力保存,滨海决胜,滩岸歼敌」三大支柱,亦即应用于中共正式发动全面武力犯台时之三军联合作战。准此,原始版的「整体防卫构想」有如「甜甜圈」的概念,并未涵盖中国大陆对台用兵的全程;换言之,它没有完整包括国军平时应对共军演训扰台,维系周边海空域安全,以及战时海上交通线畅通的「圈外任务;也没有包括共军登陆成功后,全国动员的军民联合国土防卫作战的「圈内」任务。

如果「圈内」补足了,就可以巩固形成「要塞堡垒」,甜甜圈就可以变成「杠子头」。如果「圈外」加上了,就能涵盖国军应对「灰区」威胁,善尽区域安全责任,也不至于沦为断绝外援,只能「独立固守」的「孤岛危城」。

自从去年国防报告书出版后,国外及台湾已经有众多「延伸性」论述,无论是向内持续研究我国后备动员制度改革的各种可能选项,或是向外探索国军与友盟建构交流合作机制,均已实际展现了「整体防卫构想」的扩充性。此外,后续延展的探讨,更可以渐次导引「传统战力」与「不对称战力」的配比,牵引「全民防卫」跨部会责任分担,更可以启发未来制定上位之「国家安全战略」的内涵

过去10年有关「不对称战力」,以及近年对于「整体防卫构想」,台美双方政学界之间,我三军各军种之间,现役与离退将校之间,多存有不同之见解与重心,此不但无可厚非,更应是可喜之现象。持平而论,「整体防卫构想」实为台美双方所共同研创,并经由国防部各联参集体讨论而逐渐成形,并非单方之所有,亦非一人之发明,实应不挂姓名,不扣帽子,以免徒增困扰,反而限制其未来持续发展

「整体防卫构想」之妙,在于关键字「整体」(overall),无论中英文字义,都可解读成「全般」、「总体」,也就使其具备巨大宽广的延续性质。有鉴于此,未来无论人事更迭或政党轮替,均无更名之必要。

经历近年的探讨,「整体防卫构想」已经成为台美双方军事交流合作所使用的「共同通用名词」,倘能秉持「创造发展、与时俱进」的精神,当可持续增修完善,或有可能发展出「共同作战构想」。(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战略暨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