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吃生葱恐得A肝」 医曝「感染关键」:生食的确有风险

文/陈蔚承 图/pixabay

近来网路群组流传一个讯息:生吃葱、香菜会因为当中的虫卵、霉菌而感染A型肝炎,连美国疾病管制中心都建议不要吃。用词耸动让人担心,但这是真的吗?

网路上搜寻「CDC」(疾病管制中心)、「green onion」(葱)、「hepatitis A」(A型肝炎)就能发现这个谣言的来源。起源是2003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乔治亚州爆发510起A型肝炎病例,其中3人死亡,是有史以来美国最大宗的A型肝炎大规模感染。

有关当局原本以为是不良的卫生习惯造成的,但调查后发现,是进口自墨西哥的葱受到病毒污染,因此美国疾管局建议消费者避免吃生葱。

如果是真的,那么吃火锅,沙茶酱配葱花、煮汤起锅后才放入香菜等国人的饮食习惯,可能是一大影响。

吃生葱的确有风险,但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医师苏韦如指出,前提是食物要被污染,「A型肝炎可经由被污染的食物、粪口或不安全性接触(口肛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染,东南亚、中国、印度、非洲等都是流行区,尤其是卫生条件不佳的地区更是A型肝炎的温床。」

苏韦如也说,2016年美国爆发过A型肝炎,原因是进口来自埃及的冷冻草莓受到A型肝炎病毒污染并送至连锁店家制成奶昔饮品,喝到饮品的顾客陆续发生急性A肝的疫情,因此当蔬果被污染且生食,或烹调、处理食物的人罹患急性A型肝炎,就可能将病毒带到食物上,再让健康人吃入而致病。

敦仁诊所院长、肝胆肠胃科医师萧敦仁指出,吃生菜大多出现的是腹泻等肠胃炎症状,在台湾,过去有A型肝炎流行是吃到不干净的海鲜,尤其以贝类为主。

(生食容易感染A型肝炎。在台湾,以生食海鲜贝类为主。图片来源:pixabay)

台湾不是A型肝炎的流行区,萧敦仁也是从两位病患身上发现,台湾原来还有A型肝炎,「这两位病患都是到东南亚和中国出差的人,回来的时候发烧来求诊,原本诊断是感冒,但烧了几天都没好,后来出现黄疸,抽血才发现GPT指数5000多(正常为40),是猛爆性肝炎,一查才发现是A型肝炎。」这是境外移入病例,后来他去找疾管署资料才发现,台湾一直以来都有本土病例。

(图片来源:郑佳玲

「台湾不是A型肝炎流行区,但在2016年本土病例突然暴增到千例,经过调查发现9成以上个案男性,我们去调查才发现男男间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该波A型肝炎疫情的原因,」苏韦如说。

其他本土病例除非是特殊风险族群间爆发的流行(例如男男性行为),不然都是零星个案或是境外移入;萧敦仁也认为,台湾公共卫生进步,A型肝炎不大会大规模感染,最近一次就是在1995年新埔工专(今圣约翰科技大学)63名师生感染。

(图片来源:郑佳玲)

比起B型和C型肝炎,A型肝炎在台湾似乎讨论度不高,原因在于它致死率小于千分之一、症状初期类似感冒且大多会康复,儿童6岁前感染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多人幼时得了却不自知,「但在6岁后感染就会有症状,」萧敦仁说。

而且它是一种急性肝炎,不会造成肝硬化、慢性肝炎、或肝癌;而台湾环境卫生良好、不会大规模流行,「早期台湾农业有的是以粪便施肥, A型肝炎患者的粪便如果当作肥料,农作物也会受到污染,吃下去就会感染,」萧敦仁说。

虽然死亡率极低,但「仍有极低风险爆发严重的猛爆性肝炎,这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苏韦如补充,如果本身有慢性B型、C型肝炎,又感染急性A型肝炎,或感染急性A肝患者的年龄较长、免疫力不佳等因素,发生猛爆性肝炎的风险将增加。

疫苗就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萧敦仁指出,40、50年前因为台湾卫生条件较差,许多人可能不知不觉中感染了A型肝炎而有了抗体;但现今因为环境改善加上卫生观念提升,A型肝炎已经很少爆发,但这也表示现在部分成年人、学生很多是没有抗体的。

(施打A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避免感染。图片来源:pixabay)

苏韦如也指出,2018年起A型肝炎疫苗纳入幼儿常规接种项目,对象为2017年以后出生且满周岁的幼儿,但依据过去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民国61年次(1972年)后出生的人,体内有抗体的机率不高,建议自费接种A型肝炎疫苗两剂

另外,如果是常出国洽公、旅游、厨师、医疗人员,或患有血友病、慢性肝病、接受肝移植药瘾者、男男间性行为者等,也建议施打,「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我的小朋友国外读书,国外的学校也要求她施打疫苗,打两剂就有20年的保护力,很方便,」萧敦仁补充。

其他的预防方式如准备料理食物前、用餐前、上完厕所后应勤洗手、不生饮生食,食物应彻底煮熟等等,如果出现发烧,全身倦怠不适,食欲不振,呕吐及腹部不舒服、黄疸等症状,就应该就医。

延伸阅读:

不要生吃芽菜!小心中毒

请把蛋「煮熟」再吃!不可忽略的6个蛋问题

黑鲔鱼、魩仔鱼...5种海鲜最好少吃!

意想不到!生吃小黄瓜 竟有这坏处

牛奶应该怎么喝?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