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血尿竟是「尿路上皮癌」 她淋巴转移「脖子凸4颗」
▲无痛血尿竟是「尿路上皮癌」,她淋巴转移「脖子凸4颗」。(图/记者严云岑摄)
「那种痛远胜过生小孩!」59岁的张女士2015年起出现无痛血尿症状,原本以为只是单纯泌尿道感染,隔年到医院抽血检查,发现血红素只将到7gm/dl,肾功能也不正常,求诊2个月间多次发生急性腹痛,血尿颜色也越来越深,经电脑断层扫描与切片,确诊为第四期尿路上皮癌中的肾盂癌,除了肾造遭到侵蚀,癌细胞更是转移到脖子上的淋巴,长出4颗肿瘤。
台湾泌尿肿瘤医学会理事长江博晖表示,尿路上皮癌可分为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及尿道癌,凡是由泌尿上皮细胞长出来的癌症,都统称尿路上皮癌。其中膀胱癌比例最大,约占6成,台湾每年新增案例数约2000名,膀胱癌约有5-30%的表浅性癌会发展成侵犯性深层癌,患者以60岁以上男性居多。
▲台湾泌尿肿瘤医学会理事长江博晖。(图/记者严云岑摄)
根据台湾癌症登记档1979-1999年统计,台湾的膀胱癌发生率是每十万人口有6.9人,而上泌尿道尿路上皮癌的发生率每十万人口有2.7人;但以南部乌脚病地区来看,膀胱癌发生率高达每十万人口有27.3人,上泌尿道尿路上皮癌也有14.1人,几乎是2比1,南区罹患人口数比北区高。
尿路上皮癌复发风险高,高达78%患者在5年内有复发的危险,一旦发生转移,5年的存活率只剩5%,但第一线治疗只有化疗、放疗,不适用于年长及体力不佳的患者。不过,江博晖提到,该项困境已于近年获得改善,国内第一个第三期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二线使用免疫疗法者,2年疾病控制率近5成,整体存活率为27%,为化疗的2倍。
▲张女士接受免疫疗法复原良好,2年内都没有再发作。(图/记者严云岑摄)
张女士在2016年自费接受免疫疗法,9次疗程每次注射100mg,到了第三个月回诊时,脖子上的肿瘤就已经消退了,治疗到第6个月,肾脏及扩散到淋巴腺的肿瘤已缩小,最后一次回诊,肿瘤已全数消失,至今2年多控制良好,还可继续从事主持工作。
江博晖表示,该项免疫疗法已通过国内第一、二线晚期尿路上皮癌适应症,对于年长、肾功能不佳、听力不佳、心脏病等患者为一大福音。但由于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正常器官,造成免疫媒介性肺、结肠炎等,可能会导致致命威胁,建议患者在治疗时应随时与医师沟通,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