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泡泡尿 可能肾病上身

▲成大医院肾脏郭依婷医师表示,同样是泡泡尿,结果可能大不同,关键则在于分辨尿液中的溶质,尤其是蛋白质,也就是所谓的「蛋白尿」。(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许多人看到「泡泡尿」,都会觉得耽心,怕肾脏病上身,成大医院肾脏科郭依婷医师表示,同样是「泡泡尿」,结果可能大不同,关键则在于分辨尿液中的溶质,尤其是蛋白质,也就是所谓的「蛋白尿」,这必须追查实际病理原因,因这可能发生肾病变。

郭依婷医师举案例表示,一名20岁的小李,多年来小便一直有泡泡,担心是否有肾脏疾病,尿液筛检结果显示并无异常;而50岁的王女士也因小便有泡泡求诊,但近来伴随血压升高,除尿液分析发现血尿及蛋白尿外,抽血检验亦发现血中肌酸酐浓度上升,显示为急性肾脏损伤,因此建议接受肾脏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为甲型球蛋白肾病变,经接受高剂量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功能维持稳定。

还有一位60岁的陈先生,除了泡泡尿之外,还并发全身水肿尿量减少等不适,经肾脏切片诊断为微小肾病变,使用类固醇治疗后,尿蛋白排泄量已恢复正常。

郭依婷医师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小便也可能出现泡泡,如尿液速度较快、溶质浓度较高而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就可能出现泡泡。若是持续消失或者反复出现的泡泡尿,甚至已出现其他系统性的表征,就应进一步检查来分辨小便形成泡泡的原因。

郭依婷指出,尿液中常见蛋白质溶质,也就是「蛋白尿」。因为发烧、感染、运动导致肾脏过滤通透性改变,而造成的暂时性蛋白尿,会在引发因素消失后随之消失;与活动和站立有关姿势性蛋白尿,多认为是良性病程,通常随着年纪增长后逐渐改善。因此,若为持续出现的蛋白尿,就要提高警觉背后有无潜藏的疾病。

▲判断是否有蛋白尿,可先以尿液试纸做初步筛检,相当简便且快速。(图/记者林悦翻摄)郭依婷医师指出,判断是否有蛋白尿,可先以尿液试纸做初步筛检,相当简便且快速,报告的「+」数或含量愈高,表示尿中的白蛋白愈多;不过尿液试纸的测定,会因受到当次尿液浓度影响,若复检结果一直都有蛋白尿,则应至检测1天的尿蛋白排泄量,正常状况1天不应超过150至200毫克。

病理性蛋白尿的病因相当多,需配合不同的检查协助诊断,如镜检有无红血球圆柱线索。(图/记者林悦翻摄)

郭依婷表示,一旦确定有蛋白尿,除了量化尿中蛋白总量外,还需区别是否病理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可能来自原发性肾脏病(例如肾丝球肾炎)或常见的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所引起。但造成病理性蛋白尿的病因相当多,需配合不同的检查协助诊断,如镜检有无红血球、圆柱等线索;其他实验室检查则包括:肌酸酐等肾脏功能指标、血清学检查、超音波等,甚至肾脏切片。

郭依婷医师强调,肾脏是维持身体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借由尿液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肾脏疾病的一项指标,不论是泡泡尿或蛋白尿,皆有正常和异常的可能性,虽不需过度紧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若持续出现未改善,应进一步就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