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秋意凉日间「夏暑」人! 医师提醒高危险群入秋仍需小心热伤害

奇美医学中心苏世斌主任及周小轩医师提醒,一般健康的人也可能发生热伤害,应随时提高警觉。(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35岁男子某日在工厂锅炉工作大量流汗,但没有补充水分,下午开始四肢肌肉疼痛抽筋,经前往奇美医学中心急诊,诊断为热衰竭合并热痉挛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经奇美医学中心治疗后出院,该名男子为高温过度流汗所导致热衰竭。

奇美医学中心职业医学科主任苏世斌教授指出,另名71岁女子,有高血压病史,某日下午到朋友家使用蒸气室,过了20分钟没有出来,朋友进去才发现人坐趴着,意识不清,带出来稍微降温后才恢复意识,并送至奇美医学中心急诊就医。于急诊时意识清楚,体温摄氏39.3度,经医师检查后无明显肝肾异常,给予适量的水分电解质补充后情况稳定出院,该案为高温过度流汗所导致热晕厥案例。

还有74岁女子,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某日中午骑车去田里工作,下午2、3时都还没回来,家属去找发现倒在田边的路上,家属带回家后,隔日早晨发现患者意识改变合并体温高,于是将病人紧急送医,患者急诊时为昏迷状态,体温高达摄氏41.2度、心率快,因呼吸衰竭接受插管治疗,诊断为热中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转至加护病房继续治疗,后因呼吸器脱离困难接受气切并转至呼吸照护病房,目前仍于院外机构接受照护,患者为典型高温导致严重热中暑。

周小轩医师指出,近年来因气候变迁剧烈,2019年均温达24.56度,不仅较前2018年升高0.34度,也创下1974年有纪录以来之历史新高。地球持续暖化,虽入秋冬白天气温仍偏高,因此各种防暑降温的措施依然不能少,建议白天着凉爽透气衣物,夜间天气变凉再加上外套保暖,避免厚重衣物影响散热造成热伤害。

热伤害并非全发生在户外大太阳底下,部分也可能发生在室内。热伤害泛指人体体内热累积导致的各种身体损伤,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热伤害,其中又以婴幼儿、65岁以上长者慢性病病人、服用药物、户外工作或密闭空间工作者为高危险群,需特别注意,因此再次提醒各界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人体散热方式主要为皮肤辐射及排汗散热。汗液蒸发为在高温时为最重要的散热方式,但在高湿度环境时,蒸发作用便十分困难。热伤害指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导致体温调节系统异常,人体大量蓄积热能,导致体温升高、水分与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与心血管等系统功能障碍,从较轻微的热痉挛、热昏厥、热衰竭,到多重器官衰竭甚至可能死亡的热中暑。其中热中暑是热急症中最严重的一种,若延迟治疗死亡率可高达五成以上。主要症状包括躁动、意识混乱、抽筋或昏迷,且中心体温升高至摄氏40度以上。热衰竭则与体内水分、电解质大量流失有关,表现有虚弱、口渴、疲倦和头痛,可能伴有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神智仍清醒,中心体温可能正常或稍高。

苏世斌主任及周小轩医师共同表示,一般健康的人也可能发生热伤害,应随时提高警觉,若有疑似症状可先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平躺,用风扇冰块等设法降低体温,并尽速送医,清醒者则可补充足够水分及电解质。热伤害是一个可以预防的疾病,不论在室内或室外皆须适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添加食盐,随时注意尿液颜色,避免高温曝晒,加强通风等,牢记「保持凉爽、补充水分、提高警觉」的口诀,减低发生热伤害的风险。也特别提醒劳工农民朋友遇有上述热伤害疾病时勿忽略职灾权益。

周小轩医师提醒,台湾自2018年11月开始开办农民保险职灾给付,目前申请职灾给付的个案尚不多,根据日本2016年统计农业职灾事故死亡原因,以农业机械操作事故相关占70%,其他值得注意为有6%为户外高温中暑所致。因此提醒农民朋友遇有热衰竭及热中暑时,符合申请农民保险职灾给付,奇美医学中心统计资料中,亦有数例田园、花园、田地工作所导致的热衰竭或者中暑,可能为农业职灾。

听Podcast #我在案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