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国民法官法》前门拒恐龙 后门进民粹?
立法院临时会三读通过《国民法官法》,预定2023年元旦上路,争议十余年的「陪审制」、「参审制」与「观审制」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司法是社会正义最后防线,审判结果影响每一个当事人的身家性命,司法制度的变革必须慎之又慎,「参审制」对现行体制的冲击固然比「陪审制」要轻,但依然是重大的改变,司法体系、教育,甚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做好准备。
「恐龙法官」是社会司法民怨主要来源,由国民法官与职业法官共同审理重大案件,让非司法专业的平民观点与意见注入审判过程,可能有利改善「恐龙法官」问题。但国民法官由普通国民产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审判过程中搭配正宗法官,正规军与杂牌军一同审理,过程如何能平顺、品质如何能保证?职业法官在某些情境中可能是「弱势」,如果参审的国民法官多是法盲,参审制度像是让瞎子去辅助弱视,岂能提升审判的品质与公信力?
按照新法制,国民有依法担任国民法官参审的权利及义务,被赶鸭子上架的临时法官以外行人做专业需求极高的事,恐将使立法美意销蚀殆尽。国民法官必须有起码的法律素养,在参酌意见时有真知灼见,且能克服主观偏见,才能促进终局评议的良善。台湾地狭人稠,人际关系紧密复杂,如何排除可能的恶势力干扰、围事或政治干预,也需要有妥善的规画,能有效防堵。
《国民法官法》施行后,由临时组合的国民法官参与审判,若能有完整配套规画,让效能发挥到最大,流弊与后遗症能减到最小,将有助于提升司法透明度,判决结果更能反映国民的法律感情、符合社会的期待,近而增进国民对司法的了解与信赖,彰显国民主权理念。这些美好的期待不可能自动达成,必须有完善的配套规画与强大的执行力。
国民参审制的核心变革,在于强化事实认定的判断精准性,也就是借由国民法官参审,补强法庭的「自由心证」能力,减少职业法官专断的可能,其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此。无论是职业法官或国民法官,在进行审判时都可能面对傲慢与偏见的制约。无论是将事实涵摄至法律当中得出结论,或将法律代入事实而得出结论,事实认定都是正确裁判的前提。如果事实认定有错,再良善的法律也没办法得到良好的审判。
即使有国民法官参审,仍须针对证人在法庭上的证词,透过证据及论理推论,判断证词内容是否可采信,但任何裁判者都可能受主观因素干扰。对国民法官而言,如何察觉供述证据的疑点与真伪,并对自身可能的主观心生警觉。司法院必须针对事证的判断法则做出明确的规范,最好做到巨细靡遗,以供参审者参考。
台湾教育普及,法学教育确有所不足,大学很少把法学通论列入通识课程,中小学顶多在公民课程中学习最基本的概念。现在要实行参审制,人民的法学素养应大大提升,这是教育当局必须积极作为的重要事项,务必让每一个公民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能得到「国民法官」的基础训练。
相关配套法规须完善
这不仅关乎司法的审判品质,也是公民审议制度良窳的重要面向。各国采取参审制,是以推动审议式民主为理念,透过相互的讨论,省思自己的想法是否良善、有无缺失,以便在讨论之后得出最好的决策。评议的进行与结论是否良好,深受人民法律素养的高低影响,例如,民粹势力兴起,当审理无法避免媒体所激起的社会情感,多数国民未审先判认为被告有罪,参审的国民法官有无不受舆情影响的认知与修养至关重要,这有赖于深厚的法学素养。国民法官3年后就要上场,司法机关及相关部门必须加紧筹谋与部署。
《国民法官法》的实施事关重大,配套法规千丝万缕,必须尽可能完善,最重要在3点。第一,言词辩论将是法庭判决主要依据,书面审理重要性退位,司法诉讼对付得起庞大律师费的有钱人有利,穷人的诉讼权如何保障?第二,如何挑选国民法官,是制度成败关建。第三,如何保护审理案件中的国民法官,免于黑道威胁、金钱诱惑、人情干扰或政治利影响,更是关键的关键,千万不要让「国民法官法」成为帮助有钱人脱罪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