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大幼儿只喝母乳 小心引发缺铁性贫血

▲台南市医院小儿科团队,呼吁家长注意幼儿只喝母乳小心引发缺铁性贫血。(图/南市医提供)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面临少子化的时代,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宝贝,随政府提倡母乳哺育,愈来愈多妈妈产后愿意哺喂母乳台南市立医院小儿科主任吴静医师表示,母乳当然是最好的宝宝食物,但成长发育过程营养均衡很重要,尤其6个月大后的幼童,除了母乳也要增加副食品的摄取,才能避免缺铁性贫血的状况发生。

吴静淑医师说,一名1岁大的女童,于儿童健康检查门诊时发现脸色较为苍白,经询问后发现其饮食为全母乳哺喂,且6个月后极少摄取副食品。虽然活动力良好且生长曲线正常,但血液生化检查已有缺铁性贫血情形。经教导添加富含铁质食物及给予口服铁剂治疗后,再追踪血红素血清铁蛋白即恢复正常。

吴静淑表示,缺铁性贫血的孩童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常会被轻忽。缺铁性贫血是因铁质缺乏造成血红素合成缺陷,使得血液中红血球内的血红素减少,血中铁质及储铁蛋白的浓度下降,总铁结合能力上升。

缺铁性贫血会发生于各种年龄,通常刚出生的婴儿体内还含有足够量的铁,但进入6个月后,对于铁的需求较高,也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婴幼儿心智运动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有缺铁性贫血者,青少年时期,认知能力较幼年无缺铁性贫血者为差。

幼儿缺铁性贫血严重时,会出现嗜睡、脸色苍白、躁动、食欲不佳、活力较差、呼吸急促等表现。亦可能有晕眩、口角炎匙状指甲现象,或有运动耐力降低、免疫力下降等情形。吴静淑医师表示,除改善饮食习惯外,也需开立口服铁剂补充2至4个月,直至血红素正常。

吴静淑提醒,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食物摄取的情形,婴幼儿6个月后,除母乳哺喂外,应添加富含铁质的副食品。铁质丰富之食物如红肉贝类内脏类、动物血、蛋黄绿色蔬菜葡萄干、全谷类等。人体对于动物性食物中的铁质吸收率要比植物性食物高。此外,维生素C可提高铁质吸收率,而茶叶咖啡中之单宁酸盐则会妨碍铁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