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碰手机! 睡前1小时试试这6招治「晚睡强迫症」

▲夜晚躺上床却睡不着?(图/达志示意图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你有「晚睡强迫症」吗?明明没事却舍不得睡,不由自主地等着到了某一个时间,确认劳累已经「忍无可忍」,才肯进入梦乡。《生命时报》引述专家指出,熬夜可能造成肥胖、记忆力下降、肠胃危机心脏病风险等7个恶果。报导也建议,睡前一小时不妨完成6件事,或许能帮你一觉到天亮

长期晚睡的7个恶果:1.耳聋耳鸣睡眠不足容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

2.肥胖熬夜的人经常吃宵夜,不但难消化隔天早上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引起肥胖。

3.皮肤受损皮肤在晚上10点至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黯淡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斑问题

4.记忆力下降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5.肠胃危机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至3天就要更新一次,并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如果夜间进餐,使肠胃得不到休息,会影响修复过程。另外,宵夜长时间停滞在胃里,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6.免疫力下降经常处于熬夜、疲劳、精神不振的状态,人体的免疫力跟着下降,感冒、过敏等就会找上门。

7.心脏病风险长期日夜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机率升高。

▲晚上没睡好,隔天精神不济。(图/达志示意图)

2招「心理牌」甩掉晚睡:1.给自己心理暗示明确晚上是休息时间,当大脑告诉你不能睡时,你告诉自己「不能被这种意识掌控,我已经很困了,应该马上睡觉」。

2.尝试转移注意力睡前强制关掉手机电脑,闭上眼睛,让脑袋处于空白状态。如果很难做到,可以选择特定的行为取代强迫性晚睡的行为,例如洗漱、敷面膜泡脚等。

▲睡前玩电子产品,会影响睡眠品质。(图/达志示意图)

睡前一小时试试做6件事:1.关闭电子产品研究显示,睡前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会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22%。褪黑激素减少会造成生理时钟混乱,引起失眠。

2.计划明天要做的事入睡时想着明天要做的事,导致焦虑不安。建议睡前可以把隔天要做的事在笔记本上做一个简单的整理,了却「心事」再上床睡觉

3.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不少人上床后反复思考自己隔天要穿什么,因此影响睡眠。如果每天睡前打开衣柜,利用充足的时间为隔天的衣着做好规划,可以省掉很多纠结。

4.热水泡泡脚热水泡脚可以加速脚部血液循环,更多血液流向下肢末梢血管,大脑血流量相对减少,让人产生困倦感。需要注意的是,水温以40度左右为宜。

5.听轻柔音乐当耳朵接受到有规律的音乐节奏传送到脑部脑电波频率会随之与该刺激产生互引作用。这些身体与脑部的互引作用,会使心灵放松平静,从而促进睡眠。

6.创造黑暗的睡眠环境研究显示,在完全黑暗的的环境里入睡,能对褪黑激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提升睡眠品质,改善情绪并增强活力。建议睡前可以关掉小夜灯,拉好窗帘,为自己营造一个回归自然的「黑暗睡眠」。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