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荣钦/美国自由派学者如何看待川普的对中政策?

沈荣钦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

中南海金融市场的惊讶下,川普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增加到25%于今日施行,尽管台湾媒体大规模报导,但是对于学界自由派意见相对较少注意,这些人以与川普唱反调著称,对于川普迄今所达成的优异经济数据也坚持不同的解读。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或许是哈佛大学贸易学者Dani Rodrik,由于新书《Straight Talk on Trade》出版之故,他不久前在《Project Syndicate》为文阐述其观点,接着又在《Foreign Policy》的专访加以补充。《Project Syndicate》在台湾由《上报》购买版权并翻译刊登,不过Rodrik 的文章未被选中,也许值得一窥他的不同意见书,虽然我也不同意他的不同意见书的某些意见。

Rodrik的核心意见有些微妙,不过基调是强调美中「和平共存」。他认为今日美中关系恶化的根源世界「超全球化主义」(hyper-globalism)的产物,也就是无论世界各国的成长策略与社会模型为何,都应该尽可能对外国厂商极大化的开放,台湾最近自经区货贸服贸争议大约也属这类。

他认为「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中国可以自由地实施产业政策和金融法规。而美国也可以自由地保护其劳动力市场,并对威胁技术或国家安全目标的中国投资进行更大的监督」,但是对于应该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则未明确说明。

白话文来说,Rodrik 认为今日的全球化过了头,应该容许各国允许施行自己的产业政策,例如我们都知道GATT对全球化的规范强制力均较弱,因此各国才更进一步成立WTO。

不过与一般认为今日全球化大盛的意见不同,Rodrik 认为从贸易占GDP比重的成长率来看,二战后三十年的成长更胜于90年代迄今,可见并不是越强调全球贸易投资共同规范的WTO越佳。他甚至认为中国未遵守WTO规范而采行自己的政策,或许对世界更有利,毕竟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的大工厂,也成了大市场。尽管我知道某些数据支持这种说法,但是仍然以为Rodrik 的说服力不足。不过Rodrik 主张的基本原因在于他相信超全球化已经过度,在允许各国发挥自己特色的情况下,中国永远不会和西方国家一样,而会以自己的模式存在下去。

他也认为这是西方民粹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资本主义伟大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自我调适,从自由放任到福利国家,但是目前却遇到了极限,在超全球化下,使得受害者无法获得补偿,民粹于是兴起。

民粹政治人物找到了需求,为了被全球化所抛弃的底层民众代言,却给出错误供给,也就是找到了问题,却提出了错误的答案,反而会更伤害这些支持民粹的民众,依旧是大银行与大资本家获益,不过支持民粹者大多无法理解。也就是Rodrik 虽然主张各国发展自己的特色,不必继续进行超全球化主义,但是也不认同川普或国民阵线、AfD的主张,他认为中间存在一种美中等各国共存的均衡,比起川普,Rodrik 甚至更同情Bernie Sanders 的政策主张

他认为我们需要从现在的超全球化退缩一点,以达成比较健康与永续的全球化,而且下一个成为目标的是大企业与大银行。他甚至认为继目前对全球化的反挫之后,下一步是对科技的反挫,无论是AI、大数据、5G或是机器人迟早会发展到世界无法持续的地步,将引发更大的反弹。

因此Rodrik 提出他最激进的主张,他认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与制度需要根本性的改变,不再是如目前一样,等到企业生产完之后,才以政策加以管制,而是从生产方式就开始介入,这种立场非同小可,可以远远超过福利国家的范畴,几乎是宣告自由派向左派靠近,在极右的超全球化下,Rodrik 的最终主张或许不仅是更平衡一点的全球化,也更是世界各国国内将更向左派靠拢,这种转向值得注意,可能会在未来更激化美国的政策争议。

这或许也是台湾在争议自经区时,可以连带考虑的问题,因为最终自经区不仅是单一地区的政策,终究必须考虑它对国内其他地区race to the top or bottom的影响,更需要在全球化的脉络下与国内的一般政策一并考虑。

热门点阅》►谈郭董选总统:治理企业与治理国家不一样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脸书,请勿直接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