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并敦南功率半导体走向何方?
美中贸易战虽让资本市场投资信心缩手,但企业的长远布局却是不停歇。美国分离式及类比式半导体大厂达尔(Diodes)日前宣布,为了降低贸易战的关税冲击,以总价一三三亿元、溢价三五%并购国内分离式大厂敦南,这项合并案虽是「左手换右手」的交易,但从另个角度看,背后透视的,不仅是功率半导体元件长期需求趋势看俏,也是国内功率半导体厂评价可望逐渐回升的开始。
国际大厂并购抢市占
一九五九年成立于美国德州的达尔,是全球分离式IC元件的老厂,但成立逾一甲子,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元件市场市占,一直未能挤进前八强,除了过去策略囿于行销及业务导向外,太过保守的营运风格,使得达尔一直未能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加速扩充市占。
不过,看好来自包括车用、工业及物联网将带动功率半导体元件市场长期需求成长,在美中贸易战未爆发前,达尔在三年前就拟定全方位的战略,不仅要积极抢进车用元件市场,并拟定明确目标,要在二○二五年达到二五亿美元营收、并以四○%的毛利率达到十亿美元的营业毛利。
以达尔去年营收规模仅十二亿美元、营业毛利仅四.三五亿美元来说,代表的是未来几年营收及毛利率复合成长率必须分别达到十.九%及十二.六%,若不透过并购,并积极抢占市占率,基本上是无法达到的。
而敦南虽在桥式整流器全球市占达二二至二四%,居全球龙头,但众所周知,桥式整流器在国际大厂眼里,是毛利率不到三成的偏低产品,许多国际大厂早就外包,达尔去年内部的整体产品平均毛利率尚有三五%,并进敦南后,达尔取得了每年合约四亿美元的营收,但敦南过去几年平均产品毛利率仅二七%,并进达尔后,达尔势必要大幅调整敦南的产品及客户结构,才能发挥达尔想达到的财务综效。
传统的功率元件,已是技术相当成熟的产品,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包括二极体及MOSFET等,年产值成长率都在低个位数,产业一直无太大爆发力,也为资本市场所忽视。
车用、无人机创造增倍需求
但即便如此,数十载过去,不仅国际功率元件大厂仍活得好好的,小厂也林立,以MOSFET来说,英飞凌全球市占达二六%为最大,其次为安森美的十三%,瑞萨、东芝、意法及Vishay市占分别为九.二%、七.五%、七.三%及五.八%,都不及一成,另有其他厂商分占全球三成市占,大小厂并存却少整并,可见得功率元件市场虽不大,但都有一定的利基可图。
原因就在于,只要是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功率元件,而只要用电的产品愈来愈多,应用市场就会愈来愈庞大。其中,产值庞大的汽车工业,因电动车与油电混合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化的比重提升,电动车半导体元件的需求会是传统汽车的二倍以上,功率元件的用量也将大幅攀升。
除了车用之外,巴克莱证券七月底的产业研究报告也点出,随着5G、远距遥控及人工智慧等先进科技的汇聚,为未来几年全球的商用无人机部署酝酿了极佳的发展舞台,该机构预估,未来五年全球商用无人机将进入大量部署阶段,将带来超过四百亿美元的市场产值,远比市场先前预估的一百多亿美元还要乐观许多。
和车用一样,无人机的使用,安全是最大考量,而能维系无人机不危及人类安全的最基础条件就是电力要正常运转,这个新的应用,就又是功率元件的商机。
台厂布局待车用景气回升
也无怪乎,已许久没有扩大资本支出的功率元件厂,近年动作不断,在达尔宣布并入敦南以前,国内二极体厂台半在MOSFET领域鸭子划水多年,今年上半年车用MOSFET产品已打进低压四○~六○V的市场,下半年将逐渐加入高压产品线;强茂也早自二○一六年就研发IGBT产品,去年宣布与工研院合作IGBT智慧功率模组,并开始小量出货IGBT晶片,相关布局都是冲着电动车的需求而来。
更有甚者,国际大厂眼光放得更长远,碳化矽(SiC)及氮化镓(GaN)等宽能隙功率元件产品发展亦马不停蹄,国内的汉磊、嘉晶投入碳化矽及氮化镓领域也已长达七年有余,因应的就是未来高功率、高速率传输的应用攀升,这些都在在显示,功率元件产业已非吴下阿蒙,更是站在新一轮快速成长的起始点上。
达尔并购敦南,为的也是在未来的功率元件市场上,能加速提升全球市占,并达到最高的整合效益,敦南被并购下市之后,国内一线的功率二极体厂就剩强茂及台半,MOSFET就数杰力、大中、尼克森最具代表性,这一轮MOSFET厂业绩高高挂,除了瓜分国际大厂消费产品市占外,也和整体市场需求成长有关。
但着重在车用发展的国际大厂及国内的二极体厂,包括台半及强茂短线上仍饱受车用市场疲弱之苦,但下一轮,当车用市场回升时,就该是这些功率元件厂扬眉吐气的时候,届时国内功率半导体厂评价也可望全面向上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