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仲清/告诉我 常生气的人是能负什么责任?
▲平常神经绷得太紧,身心不得舒缓,这也是容易生气的原因之一。(图/pixabay)
●洪仲清/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心理所临床组毕业,领有临床心理师合格证书。「洪仲清临床心理师」的脸书粉丝专页,目前人数已突破30万。常有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网友在此留言、讨论,学习面对情绪,学习觉察自己与原生家庭间的课题,学习在沟通中倾听、在忙碌的生活中静心,以及如何宽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他处在一个很吊诡的状况,他其实是一个很愿意负责任的人,心情好的时候,是很难得的好先生、好爸爸,但一不如他的意,他就容易大发脾气。然后一发脾气,不要失控就不错了,就别说能负什么责任了—家事不想做,专案进度落后,骂人迁怒,看得出来大家都想闪避他。
如果生气的时间是一大早,即便只是因为孩子出门习惯拖拖拉拉这种小事情不高兴,也可以影响他一整天的情绪。所以他对于早上让他生气的人事物,感到特别生气,等于双重生气。
然后,就这么刚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爱打洞」。他的孩子,好像也遗传了这种爱生气的个性,他是看到孩子的样子,像看到自己,才想好好调整自己这个困扰几十年的毛病。
其实,一个人的优点、缺点,常常是一体的两面。一个很认真投入,「用力」要完成某个计划的人,是我们这个社会很鼓励的特质,这常被正向看待。
不过,人生常是过犹不及,忽略了平衡点,生活就难以运作,自然要负责就谈不上了。尤其生气完,常感觉疲倦,可是又有一大堆事等着完成,心情很不美丽。所以,换句话说,他的困扰,不是因为不负责,他是「太」负责了。
吃饭吃七分饱,身体比较健康。平常提醒自己用七分力,生活才能至少保有三分余裕。
追求完美,常常让人走向不完美。
▲记得,感觉失控的时候,可以采取旁观者的观点,好像这些是另外一个人的问题。这种视角,可以多争取一些心理空间。(图/pixabay)
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他想像中的完美,常常是属于他个人的完美,至少不是家人的完美。如果再讲到有竞争关系的职场,他预设的完美,甚至可能是他人的不幸。
这种人的生活构成,常常是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完成,永远不断向前奔跑。要他休息,说不定还有罪恶感咧!
倒过来说,就是平常神经绷得太紧,身心不得舒缓,这也是容易生气的原因之一。然后情绪一来,影响工作与生活,对于一个凡事想一肩扛的人来说,内在容易有自我挫败的念头,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又再出现了一个悖论,一个真正能长久负责的人,会懂得向别人求助,跟他人合作,愿意给人发挥的空间与机会。增进他人的成就感,不必然显示他的无能,一个人很难事事周全,这一点他理智上了解,但情感上接受还需要时间。
简单来说,一个愿意为自己负责任的人,也会把他人的责任还给他人!
由于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做事要抓重点,要有优先顺序。一个连善待自己都做不到的人,动不动就刮一阵风暴,谁还会想要「被」他负责任?
善待自己,具体来说,先从最最基本的充足睡眠开始。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比较不会生气,理智线会比较粗壮一点。然后,常伸展自己的肌肉,让肌肉放松。肌肉能放松,通常情绪出现的时候会有些缓冲。
然后,常提醒自己,用力七分就可以,凡事常有一时之间我们照顾不到的地方。其实,人际关系也要照顾啊,有些人甚至说,做事要成功,做人占七分工。
还有,人不是不能生气,这个陈旧的观念要调整了。生气就生气,那是惯性,一时半刻要改变本来就不容易。允许自己生气,感觉自己的生气,别抵抗它,常常抵抗它会变成强化它,这个平常就要练习。
▲借着注意呼吸,让副交感神经作用,就能让心脏更健康。(图/记者李佳蓉摄)
怎么练习?
简单来说,感觉生气出现了,就尽可能给自己五分钟空档。这五分钟,就是注意呼吸,拉拉身体。再进阶一点,就是在心里问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气?
不用去评价生气,不用觉得承认生气就是软弱。告诉自己,「我感觉生气,但我不等于生气!」
别马上把生气想成是自己的问题,藉这个机会找到界线。什么部分是操之在己?什么部分的责任要还给别人?
当然,刚开始不用那么复杂,光是停下来,注意呼吸、伸展一下就很有用了,这是帮我们自己踩煞车,避免火上加油。如果这一步真的执行了,很多麻烦就不会找上来,可以多一点精力专心执行操之在己的事。
情绪一来,常常会把计划打乱。我们越失控,越是急着什么都要控制,一点点没抓在手上就开始紧张,这反而逐步把我们逼向失控。
记得,感觉失控的时候,可以采取旁观者的观点,好像这些是另外一个人的问题。这种视角,可以多争取一些心理空间。
按照上述的步骤一点一点执行,如果养成习惯,生气反而可以变成我们的好朋友。生气能提供能量,让我们为了生存努力。祝福您,成为充分为自己负责的人,包括正面迎向情绪,而非压抑它。
热门推荐》►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会影响他一生►一个人最需要负责的对象是「自己」
►看更多【洪仲清】专栏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