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杂志/吴映蓉:1张餐桌3套晚餐 帮爸妈吃得健康

出处:康健杂志223期作者/林慧淳图片/陈德信

清丽短发、削瘦脸颊,衣着简单俐落有型,是台湾营养基金会执行长吴映蓉给人一贯的印象,在萤光幕前以专家身分谆谆教诲,提示各种营养要诀。身为大学讲师、有个医生丈夫,一双儿女乖巧优秀,人生履历看似完美,吴映蓉其实和许多家庭一样,面临照顾父母的难题。

母亲菜肉打泥吃,如何变美味?

吴映蓉的母亲是干练传统家庭主妇,煮食、洒扫、照顾丈夫和3个女儿,从不假手他人,原本身体硬朗,却在70多岁接连2次中风后,健康状况不断下滑,骨质疏松、肌少症,加上黄斑部病变恶化,视力仅剩眼前模糊暗影,连打电话找人聊天都难,因此现年86岁的她,在家走动、洗澡、上厕所都必须有人随伺在侧。

孱弱的身子更需要充足的营养补给,但由于吴妈妈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干燥症」,几乎无法分泌唾液,牙齿掉光也没办法装假牙。

家里常见的母女对话:「食物糊糊烂烂,恶心!」「菜肉混在一起没味道,不吃!」「和昨天菜色相同,拒吃!」

吴映蓉说,母亲坚持正常吃肉、夹菜,问题是,用牙床咀嚼、将鲜美汤汁吸吮入腹之后,食物本身无法吞下去,最后只好统统吐掉。如此一来,身体几乎摄取不到营养,因此去年曾因腰椎压迫性骨折住院,迫切需要营养,那时吴妈妈才勉强接受把食物打成泥状

为了让妈妈吃得开心点,吴映蓉费尽心思:先将肉类、蔬菜熬汤,用汤汁熬粥,菜肉调味后则以调理机打成泥状拌进粥里,保留稀饭米粒口感,又软烂到可轻松吞咽。有时主食换成面线,用牙龈即可咬烂吞食,再搭配其他汤类蔬果汁,尽量达到饮食多元且均衡的目标。

父亲:一换菜色就大怒,怎么够营养?

每天变换餐点花样,吴映蓉设法在有限的烹调方法中,让妈妈吃得有滋有味,但这招在父亲身上就完全行不通了。

89岁的吴爸爸身体保养得很好,每天仍维持6点起床,8点由司机接送到自己的公司坐镇上下班,作息、饮食看似正常,但有个大问题是,他每天只肯吃固定的菜色:

早餐南瓜黑芝麻豆浆、吐司、蛋● 中餐蛋包饭晚餐松阪肉、大陆妹面筋、玉米排骨汤

数十年如一日,一更换他就大发雷霆。饮食无法多样化,摄取到的营养就有限,「你知道我有多无力吗?」她摊手说,每天晚餐都必须准备3套餐点:父亲的固定套餐、母亲的菜肉粥、以及她和先生儿子的一般餐点,其中食材的交互利用,如何设计出皆大欢喜、又省时省力的餐点,每天都考验她的想像力耐性

以今天要准备的晚餐来说,吴映蓉列举,为妈妈准备了排骨肉小鱼干高丽菜粥,鸡肉海苔也打碎拌入粥里,配上菠菜洋葱牛奶浓汤,再蒸一条咸香马头鱼,上桌前取鱼肉压细舖在粥上,就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餐。

父亲则不消说,固定的4样菜、汤,配上白饭。而她和先生、儿子干脆煮上一大锅牛肉面吧!洋葱、番茄胡萝卜炖煮出满室香浓,胡萝卜熬得够烂了,还可以捞出来为母亲加道配菜,第一餐的牛肉炖煮得还太Q,隔天再炖久一点、炖烂一点,就能打成肉泥拌入面线,让妈妈尝到牛肉面线的滋味,一举数得。

即便每天的晚餐都这么丰盛,但吃得少、肠胃功能也不好,所以两老仍然很瘦,为此吴映蓉会在早餐谷片里偷偷加些乳清蛋白,或以优格作为餐后点心,甚至必要时加点安素补充品,提高蛋白质摄取。

此外,她观察到,只要晚辈同在餐桌上吃饭,父亲就开始聊天,话匣子一开便顾不得夹菜吃肉,仅扒光白饭、口渴喝几碗汤,就碗筷一搁,撂下一句「吃饱了」不肯再吃,因此吴映蓉调整自己的用餐时间,每周刻意有3、4天不和父亲共进晚餐,让他能好好吃完饭菜。

「每个老人的『眉角』都不一样,你说怎么办?就算我知道这么多营养知识,也无法强迫他们吃,只能慢慢去试、去观察、去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的照顾模式,」她叹口气说。【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223期】

【延伸阅读】

日本强推银发餐」 连摆盘都是学问照顾指南/哪些蛛丝马迹,提醒你爸妈老了?缺乏维生素D 小心愈来愈胖!详见《康健杂志网站》。※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