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8人大肠癌过世 有2大坏习惯快改掉
医师指出,国人的饮食及运动习惯是大肠癌稳居榜首的主因。(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大肠癌发生率连续12年蝉联十大癌症第一名,死亡率为第三名,108年统计每天约有18人因大肠癌过世。台大医院内科部临床教授邱瀚模医师说,全球癌症发生排行榜大肠癌为第四名,国人的饮食及运动习惯是大肠癌稳居榜首的主因。
阶级癌症:饮食追求快速粗饱 没钱健检
开发中的国家大肠癌的发生及死亡率都在攀升中,例如中国的上海及广州地区;已开发的国家如美国,大肠癌的发生及死亡率都在下降,邱瀚模医师表示,因为美国国民的肠癌筛检率高达80%,在前期都能发现,死亡率就会降低。他提到,在已开发国家,大肠癌被认为多是经济、知识水平不高族群才会有的疾病,因为饮食追求便宜粗饱,又没钱健检,发现时多已晚期;而高知识份子相对注重养生,即使罹癌也能在早期发现治疗。
国际癌症研究总署指出,每天摄取超过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红肉(猪、羊、牛)会增加
17-18%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出,在高温表面上烧烤的肉片或肉汁,滴到高温表面或掉到火里产生火焰及烟雾时,会形成致癌物质-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附在食物表面。
饮食习惯差、不运动 罹癌高危险族
邱瀚模医师提醒,饮食及运动习惯是长久累积下来的,不会因为多吃一顿烤肉、少运动一次造成,所以佳节过后,还是要注意平日的习惯。建议少吃加工类食品,尤其香肠、烤肉,烤焦的食物应丢弃,不可食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指出,约1/4的大肠癌可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应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饮食要均衡,不用特地不吃红肉,应按照标准摄取各种营养素,多喝水。
最重要的还是要定期筛检,50至74岁的民众透过定期每2年做1次粪便潜血检查,可降低35%大肠癌死亡率。邱瀚模医师表示,大肠息肉是癌变成大肠癌的罪魁祸首,并非所有息肉都会,但肿瘤型的都有嫌疑,有家族史的民众,可选择大肠镜检查,在过程中若发现息肉便可直接切除,减少癌变风险。(文授权提供/健康医疗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