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视镜能到府检查!阳明大学「五大发明」专攻高龄医学

生医光电研究教授高甫仁开发出直径0.49公厘超细内视镜。(图/阳明大学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湾高龄化社会来临,居家照护需求增加,国立阳明大学利用雷射光纤,研发出直径只有0.49公厘(mm)的可携式的内视镜,医生可以到宅替病患进行内视镜。阳明大学13日展出「未来科技展」,亮点聚焦五大发明,包含糖尿病血管病变新药、智慧型晕眩平衡与跌倒评估平台、低强度脉冲超音波头盔以及快速检测食品安全方法

直径0.49公厘超细内视镜 缩小手术伤口

有别于传统上直径大于2公厘的内视镜,阳明大学生医光电研究所教授高甫仁,利用RGB半导体雷射,结合一万根影像光纤成功开发出超细口径,方便可携的内视镜系统,直径只有0.49公厘,可以进一步缩小手术伤口、降低病患疼痛与感染风险。传统内视镜照明以LED为主,一旦内视镜管径缩小,往往会有照明度不足,影像解析度降低的问题。以RGB半导体雷射取代LED后,能大幅减少光纤耦合的能量散失,并藉时序照明产生高解析度的影像,方便诊断。预期这款超细内视镜可以用于胆道、乳腺、血管内壁等特殊诊断。

MIP-1β抑制剂 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 减少截肢风险

MIP-1β是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过去科学家不清楚MIP-1β的角色,阳明大学药理学研究所教授陈肇文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疾病以及70岁以上高龄长者,体内的MIP-1β都过度表现的情况,因此抑制MIP-1β成为当务之急。陈肇文的研究团队所研发的MIP-1β抑制剂,在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祖细胞以及糖尿病小鼠模型中,可以改善内皮祖细胞功能、帮助血管新生、保护胰脏及降低血糖。随着高龄社会来临,全球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预估25年内会增加55%,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发生血管病变,严重时恐截肢甚至死亡,但目前对于病变的致病机转仍不够了解,以至于治疗效果不佳。MIP-1β抑制剂未来可望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智慧型晕眩平衡与跌倒评估平台 可望发展陪伴机器人

内耳的前庭是掌管平衡感空间感的地方,很多高龄长者因为前庭功能老化,都有晕眩的困扰。过去测量前庭功能得依赖灌流测试,病患必须仰卧把水注入耳内,不仅时间久病患也不舒服。阳明大学医学系教授高崇兰的研发团队,研发出「智慧型晕眩平衡与跌倒评估平台」,平台搭载电脑荧幕摄影机及超音波。病患只需注视荧幕,同时随着平台行走,设备可以动态性的测量病患的躯干稳定、步态平衡以及动态视觉精准度。过去晕眩病患复健都是在跑步机上进行,这台仪器可以带领病患在平地上行走,达到协助病患复健的目的,未来也有机会发展成陪伴型的机器人。

▲智慧型晕眩平衡与跌倒评估平台可望发展成保护机器人。

低强度脉冲式超音波 戴头盔缓解失智症

有别于透过药物延缓失智症,阳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暨放射科学系教授杨逢羿,研发的「低强度脉冲式超音波头盔」,透过头盔发射出的超音波,经由太阳穴刺激脑部,增加内生性的神经滋养因子活化脑细胞,达到预防或缓解失智症的目的。这项技术不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法,透过刺激神经滋养因子,也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与药物相辅相成,目前已经通过人体试验核准,临床试验计划预计一周治疗5次,每次15分钟,疗程共计6周。未来成功商品化后,可望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可以缓解失智的穿颅超音波刺激高阶医疗器材。

▲低强度脉冲式超音波让戴头盔预防失智成为可能。

全球最快 食品PAHs检测方法

阳明大学食品安全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所教授杨登杰,与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江舟峰、徐国强组成的跨校团队,开发出30分钟内可完成多样食品基质中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的萃取方法,并利用高效液相层析配合萤光紫外光检测器,可以在18分钟内完成16种PAHs的快速测定法,是目前所知全世界最快速的方法。PAHs的苯芘(Benzo[a]pyrene)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列为一级致癌物,PAHs多发生在吸入含有此化合物的空气,如野火燃烧、沥青焦油,或是吃下过度烧烤的食物。过去检测较为耗时,面对大量的样品检测更显旷日费时,这项检验方法可大幅提升食品中PAHs的检测速度,为民众的食品安全把关。

食安所教授杨登杰开发出全世界最快之检测,欧盟优先规范食品中16种PAHs的检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