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健康食品」 3大不健康陷阱

董氏基金会调查发现,经认证的健康食品,有些含过量糖分,有些添加过多的添加物香料等,若摄取过多,恐怕增加罹患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健康食品的保健功效,虽经政府认证,却不能保证民众吃了这些食品,就一定比较健康。立委王育敏指出,消费者可轻易在各大超商、量贩店买到健康食品,但这些所谓的「健康食品」,却有3大「不健康」的陷阱

1、含糖量高: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日糖摄取建议量的标准,以成人平均每日需摄取2,000卡热量为例,每日糖摄取不应超过25克。董氏基金会以标榜帮助胃肠功能改善的发酵乳饮料为例,一小瓶100c.c.乳含量不高,含糖量却高达13.3克(约3颗方糖),只要喝两小瓶,糖摄取量就超标(26.6克);若是饮用标榜有护肝功能青草茶,更是喝一瓶就超标(29.4克)!

2、添加物多:添加木糖醇口香糖,号称可降低蛀牙发生率而取得健康食品认证,但口香糖原本便是由多种食品添加物组成,董氏基金会认为此宣称恐怕会让消费者误以为多嚼这类口香糖,即可不需维持良好刷牙习惯,便能维持口腔健康,实在是大大误导

3、添加代糖:董氏基金会表示代糖虽然没有热量,但容易养成嗜甜的口味,建议正在养成口味的幼童学龄儿童少摄取这类食品;而近期大打广告的某碳酸饮料,以不易形成体脂肪为号召,却是添加代糖的代表。根据美国普渡大学Swithers及Davidson教授发表的期刊资料显示,摄取含代糖的食物或饮料,反而可能会让人摄取过多的热量,进而造成脂肪和体重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