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大陆亮眼经济背后的问题
旺报社评
OECD预测今年欧美先进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都将有不错的表现,大幅调升全球经济成长率至5.6%,特别是中国大陆,成长率将达到7.8%。但北京高层抱持戒慎恐惧的态度,认为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仍多,内部也存在许多冲突与矛盾现象,今年工作重点将以维稳为核心,追求经济与社会的平稳运行。
大陆经济在高速成长现象下,确实存在诸多挑战与难题。比如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脱钩、国企与民企政策资源之争、劳动市场供需失衡、经济成长果实分配不均等,都非一朝一夕可解,也不是经济加速成长后,就会消失不见。
其中,最该留意的,是隐藏在亮眼经济背后的就业问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20年大陆劳动市场虽跟着经济表现而缴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6%,均优于预期与设定目标,但劳动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问题,却持续困扰就业市场。
一方面,整体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仍大。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官方预估至少在1500万人以上,足足比去年多出300多万人,这还未计入农民工移入的可能情况。一旦整体劳动市场的需求无法跟上,势必会让今年就业情势更为严峻。从早先公布的官方与民间(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不约而同都已嗅到这样的味道。
就代表大型企业的官方制造业PMI来看,尽管2月整体PMI还处于景气扩张的50.6,但其中代表就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却已连续10个月处于收缩状态(50以下),且2月数字还创下1年新低的48.1。
同样地,代表中小企业的财新制造业PMI,虽也出现连续10个月的扩张周期,但就业指数却是连续3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且降幅还有所扩大。这都意味着,大陆整体景气虽仍持续复苏,但企业保守看待未来的心态,已传导至就业市场。不管是大型或中小企业,看来都试图缩减劳动力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这不啻也为今年的就业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供需无法匹配,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似乎愈来愈加突显。也就是说,就业市场明明劳动供给充裕,但位在风口的高端制造业或新型态服务业,却存在大量的技术人才缺口,找不到相对应的人力供给。劳工就业困难与企业招工不易现象同时存在,将严重阻碍产业的升级与转型,进而伤害长期经济成长。
技术人才供给不足问题严重
毕竟面对当前内外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大陆现在最需要的,无非就是经济与产业结构能够加快调整,比如从外贸出口转向内需消费,或是从传统制造业升级为高科技与战略新兴产业,借此为下个10年、甚至20年的经济成长,带来新的增长动能。而这一切都需要就业市场拥有足够的技术人才供给,方有机会加速达成。目前看来,这个条件短期内似乎很难被满足。
后疫情时代,全球就业市场与结构都出现明显变化,中国大陆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劳动供需失衡与结构性矛盾问题,接下来恐会是大陆经济成长最大的阻碍。原因很简单,供需失衡造成的就业困境,会间接压抑已成为主要经济成长引擎的消费表现。而结构性矛盾问题,又不利产业的升级转型,连带也会拖累经济复苏的步调。
李克强总理强调,今年宏观政策以就业为优先,任何政策都必须站在能够促进就业的前提下,加以拟定与执行。北京已经意识到,在追求经济成长的同时,得先稳住就业市场。只是,北京看到的或在乎的,可能还是整体就业人数提升或失业率下降的数据,却忽略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实质内涵,对大陆实现2035年中长期规画而言,就业市场「质」的问题,非常重要,大陆需要超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