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办:早餐肉排、火腿等「业务用半成品食材」列稽查重点
▲早餐店肉排、培根等原物料商将是今年食安办的稽查重点 。(图/记者李佳蓉摄)
行政院25日召开「食品安全联合稽查专案小组第42次会议」,除检视109年鸡蛋产品、兼售食品添加物之化工原料业者及国产龙眼蜂蜜产品之联合稽查专案成果外,也决议将业务用半成品食材制造业者列为今年稽查重点,并落实「食安五环」源头控管,以保障民众食品安全。
食安办指出,大概会选加工类肉品,如早餐店使用的肉排、火腿、培根等,其制造业者属业务用,因其成本较低,过去对这一块的管理较不足,才在这次列为稽查重点。
行政院食品安全办公室表示,去年「鸡蛋产品联合稽查专案计划」,由中央跨部会协同规划,调查供应链贩售之蛋品来源与管理,于7月至12月分3阶段执行。
中央与地方政府联合共查核15家洗选业者、15家畜牧场及17家液蛋制造业者,合计47家。稽查业者蛋品包含破壳蛋、废弃蛋、逾期蛋的流向管理、纪录、厂区卫生管理、蛋品及饲料抽验,结果符合相关规定。此专案由消费端循序追溯至最上游之畜牧场,为国人蛋品消费确实把关卫生安全。
考量兼售食品添加物之化工原料业者属食安高风险业别,食安办为防堵具食安风险疑虑化学物质流入食品链,去年8月至10月持续由环保署会同卫福部,持续办理「兼售食品添加物之化工原料业者联合辅导稽查专案计划」,筛选124家业者进行联合稽查。
稽查内容包括毒性及关注化学物质管理情形、食品添加物三专管理、化学物质自主四要管理、食品业及食品添加物登录正确性等,结果查获1件复方食品添加物违反食品标示,已命业者下架违规产品,并依违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处3万元罚锾。该专案不仅提升食品添加物贩卖管理,并落实食品添加物追溯追踪与食品业登录正确性。
另外,为了解市售标示龙眼蜂蜜产品是否有产地混掺及掺糖情形,建立消费者对蜂蜜产品信赖,食安办去年8月至12月扩大调查进口龙眼蜜业者,经由调查进口龙眼蜜业者下游通路及抽检市售产品,由中央跨部会与地方政府稽查20家来源场,查核现场蜂蜜产品、进销存纪录及养蜂状况。
结果查获5件产品标示违反「食安法」,并移送卫生局裁罚完成。另为加强国内蜂蜜供应链之流向透明,农委会已于去年1月21日公告蜂蜜台湾良好农业规范(TGAP),期透过产销履历制度,可以完整追溯蜂产品之进销存资料,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食安办强调,今年将启动业务用半成品食材制造业者联合稽查专案,持续透过跨部会、跨领域及中央地方协力合作,依据风险管控食品产业链,落实「食安五环」,以保障民众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