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断小心肝 避免「5太」一夜好眠
常常睡眠中断导致睡眠品质不佳,容易引发肥胖、脂肪肝、肝硬化,甚至癌症等疾病;专家建议晚餐不要吃太油、太酸、太辣、太咸的食物,更不宜吃太饱,睡前3小时也不宜过量饮酒。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报导,每年全世界约有70万新的肝癌病患产生,估计2016年在美国有约2万7000人因为肝癌死亡,其中男性占约1万8000人,女性约9000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生理时钟(circadian rhythms),掌管着所有细胞的生理协调配合及肝脏细胞新陈代谢功能,更因为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FALD),是目前21世纪造成肝细胞癌化(hepatocelluar carcinoma, HCC)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
毒物专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吴家诚表示,当常常睡眠中断而无法得到优质的睡眠时,虽然没有造成基因性的突变,但科学发现这样的情况,会造成至少有掌管细胞生理时钟协调性的五个基因群,受到直接干扰,这与造成肝细胞癌化(HCC)的一些基因讯息模式相当吻合。
除此之外,根据2016年国际癌症细胞期刊的报导,发现这些基因讯息的错误调控也影响了胆固醇与胆酸代谢的途径,而这两大类物质,也是维持肝脏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关键生理化学成份,它们的代谢途径如果受到影响,将会直接影响肝脏正常运作所需要的生化反应。
更重要的是肝脏细胞内的胆酸受体,与肝脏细胞核中用以察觉毒性物质的感知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 CAR)等,也会受到直接的干扰与影响。
所以常常睡眠中断无法获得优质睡眠时,这些重要的细胞受体都会产生功能性错乱甚至丧失,如此更无法维持肝脏解毒机能的基本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将造成延续性的重大的影响,甚至引发其他疾病或是肺癌等癌症的产生。
他指出,可以想像,药物合成科学对未来治疗脂肪肝、肝硬化与肝癌的药物开发,可能配合调控与引发上述相关细胞受体的正常功能,以进行药物合成的设计。
吴家诚指出,基于人类长期演化的过程中,生活在有白天与黑夜的交替环境中,我们的生理时钟早就透过演化的设计与调控而建立,如果不能顺着这样演化过程产生的生理机制生活,企图做剧烈或长期性的更改,当然会引发生理上不良的效果,所以每天良好优质睡眠的维持,绝对是保持健康重要的一环。
吴家诚提醒,想要一夜好眠,睡前 3小时避免喝过度刺激的饮料或过量饮酒,晚餐不要吃太油、太酸、太辣、太咸的食物,更不宜吃得太饱。10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