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饮、四物汤不一样「半数民众不知」 中医师一张表分辨差异

▲中医师公会记者会谈中医医疗认知行为调查中药四物汤。(图/记者洪巧蓝摄)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听到中医可能常常想到长辈补身,但其实现在年轻人也很喜欢看中医调理身体,对中药的认知也有增长,但仍有易混淆的地方。根据中医师公会公布最新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民众分不清中药「四物汤」与食品「四物饮」的差异,恐怕成为新食安危机

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日前公布与康健杂志合作「中医医疗认知与行为」网路调查,于2020年4月针对针对1112名民众进行问卷结果发现,有近八成的人一年之内看过中医,且有3成是每个月至少看一次中医的「中医粉」,进一步分析其中30到39岁最多(41%),其他还有20到29岁(36.2%)及40到49岁(36.5%),显示年轻族群对中医接受度高。

相关调查也针对医药迷思进行厘清,「肾虚并非指肾功能不好」过去2012年曾经调查有5成民众认知错误,但这次调查仅有2成受访者弄错;而市面常见的四物饮与中药使用的四物汤不同,却有54%民众搞不清。

台湾中医药品医学会理事长张景尧指出,四物汤和四物饮虽然同样使用当归、芍药熟地川芎四种药材,但四物汤是直接以药材煮成汤剂,无添加物,具补血调经功效,属于药品需有医师处方,受医药法规范;四物饮则是药材萃取物,常添加冰糖结兰胶柠檬酸等,属于加工食品,受食品法规范。

▲中医师公会公布四物饮、四物汤差异。(图/中医师公会提供)

张景尧指出,四物饮披着中药的外衣,却列为食品,恐怕让民众药品食品分不清,若「把食品当药品吃伤荷包,药品当食品则伤身体」;药品管理相对严格、严谨许多,但食品则不然,健康食品可于一定范围使用缓解等字眼部份产品甚至宣称可以天天吃,可能让民众误解混淆,然而四物饮里面中药萃取物并未标示含量,民众并不清楚自己吃了多少剂量,陷入未知风险

张景尧建议政府应该对此类产品进行规范,甚至着手修改相关标示原则。至于四物汤属于中药,如果要饮用还是应该透过中医诊断处方比较安全,如果本身为血虚贫血症状者使用会有改善效果,至于其他体质者使用则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