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谁在创造「福利依赖」 卡年轻人的未来?

▲蔡英文总统29日指出,政府投入八亿元经费,补助农民购买大型农机。(图/记者沈继昌摄)

薛承泰台湾大学教授,前政务委员

过去这几个月政府大方撒钱,经媒体统计,光是已推出或开出的支票就有两千六百亿!有些是一次性的,例如秋冬旅游补助、补助大型农机、高铁延伸;至于减税加薪或提供退休金等,则是按年或按月给的;增加冗员机关,那更是不得了,浪费额度更难计算。

有些钱花得有道理,问题是早该做,为何现在才来做?有些则是针对性政策买票,那是比贿选还糟糕;因为贿选是花候选人自己的钱,政策买票则是花纳税人的钱!

一般人通常不会拒绝这些「好处」,因为不拿白不拿,最终还养成「依赖」,每到选举就盼望着更多好处;可是对国家来说,那是一种堕落,遑论这些钱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作为年轻人更应该有所警觉,想想这些债务将来会是谁来担负?

若是经济弱势,政府是应该优先照顾的。根据社会救助法第一条「为照顾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及救助遭受急难或灾害者,并协助其自立,特制定本法。」换句话说,政府应拿出办法协助他们脱贫自立,而不是让更多人落入贫穷。

吊诡的是,低收入户是否会因为政府给钱,在可脱贫的条件下不愿脱贫,产生福利依赖」现象呢?这个现象通常发生在有工作能力的贫穷人口身上,因发现投入职场所得和政府的扶助相去不远,产生「工作有何用呢?」的念头。为减少此可能,许多国家鼓励经济弱势投入工作,只要愿意工作,政府即会提供补贴,使其能维持一定生活水准,这叫做「工作福利」。

▲政府应拿出办法协助经济弱势者脱贫自立,而不是让更多人落入贫穷。(图/记者季相儒摄)

然而有一种贫穷,是因为人们养成习惯「花了不该花的钱」,一旦储蓄落空即难以脱贫。此说法,虽有将贫穷归因于「个人不良习性」的意味,却能反映部分贫穷人口,政府于是提出诱因来鼓励他们储蓄,一段时间后,储蓄帐户中的钱即可用于脱贫作为;而政府的诱因,就是同时也提拨一个额度进入其帐户。

地方政府其实在多年前即已透过捐款来执行所谓的「资产累积方案」;然而,因为基金有限,通常只能接受一小部分经评估有脱贫条件的「低收入户」参与,且时间通常只有三年。如今是中央政府税收来推动此方案,对象是从出生一直到18岁的中低收入户子女。由于一年以存1万5千为限,政府相对存入一样的额度到其帐户。18年之后这笔钱总数54万,计入通膨因数,能够实现脱贫不无疑虑?或许因此,多数中低收入户兴趣缺缺。

检视背后的政策思维,是认为这些弱势具有「无法延宕当下需求而消费」的不良习性;然而,将时间拉长到18年即和此认知相互抵触。况且成为低收入户时间长达18年,不就说明了社会救助的失灵吗?这只是一个政府花钱而未必有成效,甚至会有反效果的例子

每年政府手上至少有两兆元预算,回想过去这几年,究竟做了哪些建设?政府怎么花钱与用人?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以及后代的前途。如果身在其中而无法判断,不妨看看邻国的变化,会有感觉的。

好比在一个班级中,有位同学原本成绩很不好,一段时间后居然能拿到好成绩。其他同学当然可以怀疑他是作弊,可是这位同学不只是某一个科目进步,其他方面的表现也都越来越亮丽。如果大家还在嘲讽他,最后被证明的就是,酸言酸语的人自己不长进,当有一天轮到他敬陪末座也是刚好而已!

热门推荐》►政府大玩「老农津贴」变脸秀?►政治凌驾「行政中立」? 看驻外人员的哀与愁

►看更多【薛承泰】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