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玮/《与陈鼓应对话》之三:历史不终结论

▲2018年10月,陈鼓应和作者在台北。(图/周天玮提供)

● 周天玮/美国金融与国际投资律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博士,曾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复旦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

(续上篇)

周天玮:对于中国哲学史的源流和主线,您的看法很突出,始终坚持道家思想主干。在台湾,大家比较熟悉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史——胡适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以老子为中国哲学的开端者,所以您的思路未必形单影只。请您介绍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基本论点,以及您的看法。

陈鼓应:我首先讲一下,目前大陆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史主干问题的讨论,大概说来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仍然以儒家为中国哲学史的主干,这种看法很普遍,倡导「儒道互补」的李泽厚可为一代表。李泽厚说:「这不是因为我特别喜欢儒家,而是因为不管喜欢不喜欢,儒家的确在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起了主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有其现实生活的社会来源的」,所以他以「儒家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或代表」。

第二种意见以为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中国哲学史的主干,他们认为,事实上,儒家和道家在先秦以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张智彦、方克立、赵吉惠有这个看法。

第三种意见,以道家为中国哲学史的主干,持此说者较少,我是其中之一。《哲学研究》在一九八六年第九期发表的周玉燕吴德勤的文章《试论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干地位》可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结构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其具体表现就是道家思想一方面既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而且另一方面道家偏重于直觉的认识方法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思维不同于西方思维的特色。

▲2018年10月,陈鼓应和夫人在台北。(图/周天玮提供)

这以上是大陆学界目前的看法。不过,把时间拉长一点,以道家为中国哲学史的主干,并不是什么新的见解,在古代、现代及当代都有。我们这两天谈到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形上学体系,对先秦诸子有广泛的影响。老学先于孔学,这在唐代以前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史实,在先秦及两汉的典籍中都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明确记载。

老子和孔子哪一位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直接以道家还是儒家为中国哲学史主干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以道家思想为中国哲学史的主干,就必须把被颠倒了的先秦学术顺序恢复原状,还老子以中国第一位哲学家的本来面目。

周天玮:您说过一句话很精彩,记得是说「《老子》81章,如果丢掉80章,只留下第一章,还是中国第一个哲学家」。

《老子》第一章原文说,「道可道,非恒道」,2017年6月,我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对《老子》第一章的不同语译,并且详细说明了我的理由和论据。我的语译是,「道,但凡是人为规范的,就不是恒久的道。」 我引述河上公的老子注解,河上公这样点到要害,「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另外,魏晋玄学思想家王弼这样注解,「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 民初老庄学者奚侗又说,「可道,如礼乐刑政之道,出于时会;…不可常。」。

综合这三个非常一致的解读,按照现代语言,我们便应该可以语译「道可道,非恒道」为,「道,但凡是人为规范的,就不是恒久的道。」去年我们讨论过,您表示能够接受。

而且我始终感觉,简要地说,根据老子这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在哲学上透视到美国政治学者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谓「历史终结论」存在有根本问题。就老子哲学来看,历史是不会停留在某一个被人类群体所打造出来的制度上的,不论这个制度在当下看起来似乎有多美好,都不会停留!所以也可以这样说,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历史不终结论」。老子哲学的全面与深刻实在是许多同时及后代的哲学所不及。

▲周天玮在《明报月刊》发表文章〈《老子》第一章第一句应如何语译〉。(图/周天玮提供)

陈鼓应:你对《老子》第一章的语译,的确可以;而且天玮,我同意这个「历史不终结论」!回过来谈到老子对先秦诸子的影响,将老子与先秦儒墨两大显学的创始者孔子与墨子的学说作一比较,就很清楚。

老子哲学既有对宇宙本体的探讨,又有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既有系统认识论学说,又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则是政治道德,孔子「罕言天道」,形上学思维几乎是一片空白,在孔学中既没有系统性的认识论,也没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且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无为而治」的观点即来自于老子,「天何言哉」也合乎老子「天道自然」的意涵。《论语•宪问》谈到「以德报怨」的时候,还直接引用《老子》六十三章的文句。

至于墨子本人的关怀范围也主要限于人生领域,他的学说重心例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等,都限于人生。就思想之深刻性而言,老子以自然无为之道来贯通天、地、人,视宇宙为一整体,取消人格性的上帝及天之存在,这较孔子之天命、墨子之天志无疑要进步得多。就连现代儒家代表人物也不得不承认,著名的钱穆大师说:「孔墨均浅近,而老独深远;孔墨均实质,而老独玄妙。」但钱穆由此却得出「以思想之进程言,老子断当在孔墨之后」,这个结论是不是未免太囿于学派成见了。

▲法兰西斯·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国家自由民主制的到来可能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是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图/翻摄微博)

周天玮:相对于儒墨显学之外呢?

陈鼓应:中国哲学始于先秦诸子,多元横面并起,然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所以,战国中后期始,中国哲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融会各家的过程,而很突出的是哲学史上每一重大阶段或学派莫不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老子为先秦诸子中第一人,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哲学体系,他的学说对诸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就道家系统而言,由老子直接发展出了杨朱、列子、庄子、稷下道家及《易传》学派,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孔子以后儒家分两大分支,思孟学派发展出天道观,荀子发展出自然观,很显然都受到老学的深刻影响。

至于法家,老子的关系更明显,《史记》以老子与韩非同传,足见法家与道家关系极密。韩非子做了历史上最早的《老子》注,虽然注解有争议,但是学说中「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观点源于老子以及黄老。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观念名家亦有深刻影响,所以吕思勉说,名、法二家相通、而皆不与道家相背。金春峰亦以名家和道家同属一大系统,道家巨子庄子与名家代表惠施相喜,或可为此说法之一注脚。

另外,兵家与老学也有密切关系,《老子》书曾被一些学者视为兵书,事实虽未必如此,但老子因任自然、守约、以静制动等观念,确为兵家所采纳而为用兵之法。诸子之学虽不能说皆出于老学,但受到老学的深刻影响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周天玮著作《苏格拉底与孟子的虚拟对话》。(图/周天玮提供)

周天玮:这一条哲学主线,可以贯穿到诸子百家。许多人对于《道德经》第十九章里面所说的「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很有意见,并且因此判定老子晚于孔子,其实这两句话是《道德经》一个误植。

陈鼓应:大陆学者受黑格尔正反合的影响,认为因为孔子讲仁义,所以「绝仁弃义」必然出现较晚。但是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郭店竹简出土之后,大家看到《老子》并没有「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这两句话,而是「绝智弃辩」和「绝伪弃诈」。而我们再看《老子》第八章讲到「尚仁」,与孔子哲学相同,又讲到「孝慈」和祖先崇拜(第五十四章),可见这个论据是不成立的。

热门推荐》

►周天玮/《与陈鼓应对话》之一:透视与呼唤

►周天玮/《与陈鼓应对话》之二:老子拿了第一

►周天玮/《与陈鼓应对话》之四:在蓄势待发的东西方大对决前夕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