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米其林进来、台湾走出去!刘喜临揭秘「星星的使命」鼓励业者渡化酸民

▲透视米其林:米其林不只是讨论餐厅光环,其实业者消费者政府等都受到影响,也都有责任进一步思考。(影/ETtoday团队制作)

记者林育绫/独家专访

外传观光重金邀请米其林来台评鉴,一年要花3千万预算,三年共9千万,而现任国立高雄餐旅大学副校长刘喜临,曾任观光局国际组组长副局长等职,也曾在初期参与过规划,虽然不便对预算和细节多做说明,但直言「让米其林来台绝对值得!」他也分享自己心目中「星星的真正使命」,建议餐饮业和政府如何进一步运用这个光环,甚至鼓励业者「渡化酸民」;同时对于第二届面临「掉星」的厨师也给予心态建议。

►►更多台北米其林秘辛在这里

刘喜临提到,米其林在国外最早只是该轮胎公司「给客户饮食指南」,是一种附加服务,却逐渐广受人们信赖,逐渐成了国际性标竿。然而早期的评鉴多半是走「上流路线」,却在香港踢到铁板,他们发现亚洲以庶民小吃居多,进而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更贴近在地饮食文化,「毕竟客户不是每个人都开宾士,他们希望每台车都能使用它们的轮胎,也能信赖他们的指南。」

他常常强调「观光是一种体验经济」,当旅人们到不同国家,想体验的是「差异化」(与平时不同的新鲜经验),也就是「文化」,因此高餐旅大学虽然针对米其林也提供因应的课程、讨论,但他更鼓励学生透过米其林来思考:就连国际性的指标都愿意接地气,那么我们并非要样样与国外效法不可,而要将「在地的特色」呈现出来。

世界30多本《米其林指南》中,有一本是台北指南,表示我们具有国际水准。(图/记者李毓康摄)

米其林来了,台湾站上国际了!

为什么重金邀请米其林来台绝对值得?刘喜临坦言,当初在日本行销花的预算就超过1亿,「而米其林为台湾带来的行销效益,早已超过所花费的预算了!」评估它的曝光度、国际声望,算下来是划算的,应该给观光局鼓励。米其林讨论的不是只有餐厅而已,它做的还包括提升台湾在国际观光上的品牌与能见度,「米其林进来了,台湾就带出去了!」

很多人问米其林有没有可能到台北以外的城市做评鉴,例如台中或高雄?他认为「不太可能」,直说「对许多国外观光客而言,台北=台湾」,因此在全世界30多本《米其林指南》中,有一本是台北指南,表示我们的饮食观光具有国际水准,站上了国际舞台

虽然刘喜临认为米其林来台「无法直接吸引观光人潮」,但观光客来台后,多了一项饮食指南可以参考,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带动业者和大众对餐饮国际化的理解和认知,更是米其林背后的使命之一。

▲米其林来台,真正的使命是让台湾观光「走上国际」。(图/记者汤兴汉摄。情境示意图,与本文内容无直接关联)

政府和业者怎么继续运用米其林?怎么面对酸民⋯

无论是业者或政府,他认为接下来应该做的是如何把《台北米其林指南》运用到其他城市,协助餐厅往北中南移动,相互串联,甚至台湾也可以发展属于自己的评鉴机制,因为每家餐饮都值得有人来传递他的优点,或许初期不可能太完善,但凡事总有第一步,就像米其林一开始也不尽然客观,再渐渐变得可受公评

不过他一再强调,「米其林只是一个标竿,却不是唯一的指标。」餐饮业仍要回到初衷,他曾经邀请法国「摘星最多的厨师」来台演讲,那位厨师最后放弃了米其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对了,已失去了自我。」所做的努力出发点都是为了夺三星,却不是出于自我内心的热情、温度、想法和创意。

▲明福台菜的大瓮佛跳墙要价9900元,也招来质疑「为什么要这么贵?」(图/侯升伟提供)

另外台湾的氛围习惯从「酸」的角度去看事情,刘喜临也不鼓励这样的现象。有些餐厅和饭店在夺星之后,尽管吸引不少慕名而来「尝鲜」的人潮,却也被人们用放大镜检视,甚至恶意给负评,践踏了许多厨师和业者的用心。他欣赏「明福台菜」去年摘星后的谦逊和避开光环,把专注力持续放在服务好6桌客人,特别是熟客肯定他们「不只是摘星,而是摘心」,他们其实不需要看热闹的人潮来困惑和质疑「为何一盅佛跳墙要卖到9千元?」

不过刘喜临也建议将来想从事餐饮的学生们重视「说菜」的功夫,或许不是每一位客人都能理解为何料理如此昂贵,但愿意花钱来「朝圣」或「尝鲜」的消费者,餐厅应该也要给他们一个「理解自己的机会」。

业者能去思考,是否没让客人懂菜?即使人力不足,但可以运用辅助科技,例如放置一个平板在桌边,告诉消费者菜色背后的资讯,让有兴趣和有意愿了解的客人,更懂、更理解,就增加一个良好互动的可能性,再透过米其林去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能见度。如此一来,不明究理批评的「奥客」或许就能少一个,刘笑说:「你能渡化一个就是一个嘛!」

▲能否再次摘星登上「红色小册子」,让各家餐厅业主和厨师们忐忑不安。(图/记者李毓康摄)

面对掉星的心态

如今台北《米其林指南》进入第二届,无论摘星或掉星,让不少餐厅主厨和业主事前感到紧张又忐忑,刘喜临劈头直说「哪有人永远考试第一名?」对于今年没能入选《米其林指南》或掉星的餐厅,他建议以下3个心态面对:

1.哪有人考试永远第一名?
就像日有阴晴圆缺,没有得到米其林也不要紧,你不可能每次考试都第一名,有时候「第二名才有进步的动力」。虽然不可能永远表现最好,但他也说「不建议餐厅过度乐观、看很开」,可以去思考是否哪些环节没做好、哪个环节可以改善和进步。

2.「维持不变」是最大盲点,整个世界都在创新

很多餐厅的最大盲点是「维持现状」,纳闷着「我跟以前一样并没有改变,为什么这次却没有得星?」刘喜临说差别正是在于「创新」,创新不光是米其林相当重视的元素之一,其实我们的世界也不断在进步,因此没有做出创新和变化,很容易跟不上时代脚步,是餐饮业可以思考的。不光是料理上,而是思考整体有没有哪个区块能更进步,明年再试着争取就好。

3.回到初衷

思考自己有没有地方能进步提升之后,他依然强调「不必每次都考第一名」,就像他自己也常常跟儿子说,你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呀,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就像餐厅只要有客人来,赞美你的东西好吃,就是最大肯定。《米其林》只是帮助餐饮业与国际接轨,「但你仍要回到初衷,思考当初为何做菜?为何要经营这家餐厅?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追逐星星游戏。」

▲刘喜临举例「十元便当阿嬷庄朱玉女的初衷令人钦佩。(图/东森新闻)

就像有名的「十元便当阿嬷」,她在高雄港卖十元自助餐长达50年,「帮助许多人能吃饱」就是她开店的最大初衷与目的,当阿嬷在96岁过世后,告别式来了近2千人送行,很多都是受她照顾的码头工人、辛苦人。「我甚至可以说,她的精神比世界上许多三星餐厅都还高尚!」因此回到你的初衷、思考你的目的,是他鼓励每家餐厅不能忘记的。

刘喜临现任国立高雄餐旅大学副校长,曾任交通部观光局代理局长、副局长、主任秘书、国际组组长、专门委员、科长,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 第四处副处长、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副会长⋯等。

►►更多台北米其林秘辛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