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牌失灵 北市30年老屋二年跌6%
▲根据实价登录资料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台北市30年以上的老公寓房价,较2014年下跌6.1%。(图/记者叶佳华摄,下同)记者叶佳华/台北报导
为了加速都市更新,政府近年来力推老屋重建,但随着房市进入盘整,老屋价值也面临考验,房仲业者根据实价登录资料统计,台北市2014〜2016年超过30年以上的老屋平均单价变化,从2014年的每坪57.8万元跌至2016年的54.3万,跌幅达6.1%。
政府力推老屋重建,祭出容积奖励及税费减半等优惠,使市场上的老屋备受瞩目,甚至传出在市场多头时老宅比新屋还贵的异常现象,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主任郎美囡指出,即使政府力推都更,但整合时程过长,加上成功案例少,不少屋主对于老屋重建已不抱期待,因此房价也打回原形。
进一步观察台北市实价登录资料,比较近两年30年以上各种房屋类型的价格变化,其中以最具都更效益的公寓跌最凶,跌幅约7.3%;华厦、商办大楼同样下挫6.4%;而住宅大楼则相对抗跌,微跌1.6%。
郎美囡表示,虽然公寓价格低,具有一定的市场性,但随着高龄化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公寓本身的机能性也备受考验,而承接公寓者通常预算有限,因此,公寓价格跌最凶,老公寓平均单价跌破50万元,反观住宅大楼,除了有电梯之外,完备的管理及停车空间为房价加分不少,因此,在市场上不只接手度高,价格支撑性也强。
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则认为,政府大力推行老屋重建,为了奖励参与,提供容积奖励及税费减征优惠,理论上对屋主或建商而言,或多或少有提升吸引力,不过无论老屋重建或都市更新,最大症结点在于整合,对于不同意户的尊重及处理目前尚无有力措施,因此对于政策推行,市场多为保守观望。▼台北市老屋历年交易单价。(图/住商机构企划研究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