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一场史诗级金融风暴正酝酿中(罗庆生)

德意志银行示警,「事实证明,一味专注经济刺激而不理会通膨将铸下大错,即使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2023年以后也会出现危机。」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示意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通货膨胀似乎要来了。美国4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4.2%,是2009年以来最大增幅,5月份再增达5%。不过美国仍然乐观,联准会(FED)认为只是暂时现象,因为去年疫情爆发消费少所以基期低,而且产业链还没有恢复正常生产,等到这些因素消退,CPI就会自然回落。

欧洲就比较谨慎。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示警,认为通膨虽然看起来会随着生产回复而逐渐消失,实际上却可能在未来几年持续存在,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他们警告说:「事实会证明,一味专注经济刺激而不理会通膨将铸下大错,即使在短期内不会出现问题,2023年以后也会出现危机。」

这次通膨是国际物料价格上涨所带动,因此在美、中竞争背景下也出现了阴谋论。有人认为中国刻意减产基本金属例如钢铁以拉升价格,制造通膨以迫使美元升息。美元升息将冲击股、债市。美国股、债市若崩盘,国际经济秩序将大乱,美国联合盟邦抗中的「新八国联军」就将如一盘散沙,再也无力打击与围堵中国。

全球经济是个复杂现象,复杂现象有蝴蝶效应: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造成美国德州的一场暴风雪。中国减产钢的确有可能造成美国股、债市崩盘,就如同油价上涨、银行倒闭、FED决策错误、矿场灾变…也都有可能一样。但如果说那是中国故意的,恐怕是想太多。单一因素的线性思维不能操作非线性的复杂现象。何况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1兆美元国债债务人,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中国一样遭冲击,不会乐见。

事实上,中国已宣布将释出基本金属例如铜的库存,并严查囤积以压抑涨势。中国也担心通货膨胀伤害自己经济。原物料上涨推动的通膨是全球性的,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

不过,客观来说,国际原物料上涨可说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而中国的确有严防金融危机的准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2017年的中共19大就由习近平亲自宣布。新冠疫情全球央行都金融宽松,只有中国没有。所以,如果真的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可能受伤较轻。最后结果,的确有可能如阴谋论的推论,成为影响美、中竞争的重要因素。

美国造成的通货膨胀

国际原物料为什么会涨那么多?股市流传的说法,是各国推动基础建设导致需求增加。但这说法其实并不那么准确。没错,美、欧各国是准备推动基础建设和绿能以刺激经济,但除了中国之外,基本上还没开始。

涨那么凶,更多原因是美国印太多钞票。德意志银行估计美国刺激计划规模达5兆美元。这如果是别的国家,国际换汇时币值早就贬到地板上了。但美国不同,因为美元可以直接在国际市场使用,不用换汇。这就是所谓的「美元霸权」。不过那么多美元追逐相对稀少的原物料,加上中国有实质需求,价格当然上涨。

中国有实质需求并不只是因为基础建设已经开始,更多是因为现在中国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恢复正常生产的国家。各国需要物资,只好向中国买。中国第一季出口因而较去年爆增38.7%。5月份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增9%,CPI却只有年增1.3%;难道批发商或零售商自己吸收涨幅?当然不是,是涨出口报价。

美、欧原本自己可以生产的商品现在要从中国进口,中国则从各地进口原物料,国际运输需求自然大增。于是抢柜、塞港运费大涨特涨。长荣海运去年第一季还亏损,今年第一季已大赚360.83亿元,平均一天就入帐4亿台币。运费是成本的一部分,当然进一步推升物价。

不过,这些都是疫情导致的特殊状况,FED认为解封后产业链恢复正常,物价就会回落,不是没有依据。

但问题可能不只这样。首先,只要FED持续宽松,美元太多,原物料价格就跌不下来。其次,解封后的实质需求将进一步推升物价,例如石油就很有上涨空间。5月份美国新车销售量较去年增加34%,较2019年疫情前也增加10.6%,二手车批发价格较年初更上涨39%;美国人大概是闷坏了。想想看解封后大家疯狂出游对油价的影响。

应对通膨理论上的解方是升息。问题是,美国这一年多在利率接近零的水准下,债务增加很快,无论国债、企业债、家庭债务都高得吓死人。以国债28兆美元为例,每升息1%,利息增加2800亿美金。而通膨一旦冲高,升息1%是压不住的。1989年日本央行为压制通膨连续升息5次,将重贴现率从2.5%升到6%。1981年FED为压制通膨,甚至将基准利率升到20%以上。

只要5%;假设FED升息到5%就能控制住通膨,那么美国国债一年利息就是1.4兆美金。2020财年美国财政收入才3.42兆美元。付了国债利息、军费与人事费用后,剩下的还真的不多。而拜登还有基础建设、社福、健保…以及对抗中国「一带一路」的「重建世界美好未来」(B3W)倡议等计划要做。

不过,真正可怕的是民间出现「明斯基时刻」:过高债务下资金流动性紧缩,投资人只好贱卖资产,造成资产价格连续下跌的恶性循环。

简单来说,就是原本一个月只要付5000元的房贷,现在要付2万5,撑不住只好卖房子。你卖、他卖、大家卖,房价就下跌,等到房价跌到贷款总额之下,大家就不卖了,因为卖了还要倒贴一笔钱,干脆直接丢给银行。银行多了一堆呆帐、收回一堆房子,只能将房子推向市场造成房价进一步下跌,或者是呆账太多宣布倒闭…,总之惨不忍睹。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就是如此造成的。

中国预防金融危机

对金融形势,相对美国的乐观、欧洲的谨慎,中国算是悲观。3月初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即表达了担忧,他指出: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差异太大迟早被迫调整,担心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外金融资产泡沫哪一天会破裂」。

中国会那么悲观可能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刘鹤是经济学家,2015年曾获得号称中国诺贝尔奖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奖论文是《两次全球大危机比较研究》。刘鹤现在是中国财政金融的总操盘手,中国对金融危机那么敏感并不是没有理由。

去年11月,中国临时喊停蚂蚁集团首次公开发行(IPO)就是个讯号。喊停这个全球最大的IPO引起全球金融界震撼,也引来诸多揣测。某些外媒认为是马云讲话引起习近平不满,而遭整肃。这种泛政治化解读,容易让读者忽略事件背后真正有意义的政策变化:中国正在打预防针,避免金融危机。

蚂蚁提供网路金融服务,一方面从网路或实体银行吸收存款,二方面透过网路放款。科技创新的部分是运用消费者信用的大数据,可线上申请,核贷迅速,20分钟就可拿到钱,因而很受欢迎。这原本是好事,问题是这么钱滚钱的一直滚下去,让蚂蚁变得太大了,大到倒了不得了。

去年6月,蚂蚁贷款总额已高达到1.7兆人民币,占中国所有金融机构短期消费信用贷款的21%,客户数以亿计。如果蚂蚁倒闭,整个社会都会动荡。然而,蚂蚁放款中自有资金居然仅2%,杠杆率高达50倍,难怪赚翻了。只是那么脆弱的金融体质经不起风浪。监管部门既然判断未来可能有来自外部的金融海啸,当然会喊停IPO要求整改,将放款中自有资金部分提高到30%。

中国打预防针还砍向金融体质不佳的国营企业。政府不再融资,直接放手让它倒。去年至少有16档股票遭到除牌,让央企的平均负债率降至64.5%。大肆举债扩张的民营企业也遭到监管,著名的安邦保险、万达、海南航空分别遭到接管、整顿与破产重整的命运。

虽然西方媒体认为,这表示中国金融形势恶化。或许,但也可以解读为是中国预防金融危机的「超前部署」或「压力测试」。金融体质不佳的企业先让它倒,以免金融危机出现后一齐倒而形成连锁反应。

新冠疫情各国大撒币,目前金融泡沫之大,前所未有。一个史诗级的金融风暴正在酝酿,端看FED如何操作。不过相对美国的乐观,中国则有强烈的危机感,未来美、中竞争结果,不排除由此决定。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