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杂志/自己榨油最安心?假油风暴4大迷思
出处:康健杂志180期 作者/林慧淳、黄惠如、杨心怡 图片/康健杂志
假油风暴造成全民恐慌,大众无所适从,许多资讯似是而非,《康健》针对常见迷思一一击破,提供安心用油的解答。
事实上,调合油是将几种不同的油品按照一定比例配置而成,所有油品并无绝对好坏,正确做法应回归脂肪的组成元素,依照油品中的脂肪酸比例,找出对身体最有益的烹调用油。
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教授黄青真指出,调合油若能取长补短,综合各种食用油的优点,不但更能符合人体脂肪酸的需求,还可提高油脂稳定度。
例如红花籽油、葵花油、玉米油等油品由于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较高,因此较易养化分解,如果以芥花油、橄榄油等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油品调合,可增加油脂稳定度。
此外,发烟点较低的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若调入精炼后的油脂,可提高油品的发烟点,油脂就能容忍较高的温度,脂肪酸较不容易被破坏,「当然还是要避免高温油炸以免变质,」台湾大学食科所终身特聘教授孙璐西说。
迷思2:精炼(精制)油不好吗?
精炼油在加工过程中会去除一些来自植物本身的细微渣滓,只剩下「油本身」,因此晶莹清澈卖相佳,但这些杂质中正包含了追求健康者视为珍宝的抗氧化剂等「植化物」,因此愈来愈多人舍弃常见的精炼油品,转而购买较昂贵的冷压橄榄油或苦茶油。
但精制油就不是好油吗?其实各有所长。
文化大学食品保健营养系主任施明智指出,正因精制油已脱胶、脱臭、去除杂质,因此好保存不易腐坏,且精制油的发烟点高,适合台湾人常用的煎、煮、炒、炸等各种烹调方式,至于未精炼的油品,则适合凉拌、低温拌炒。
孙璐西也分享自己用油选择,她不迷信「初榨」橄榄油对健康功效,而选购精炼后的橄榄油,因为「脂肪酸稳定,且适合各种烹调方式」。
因此他建议,应先检视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和烹调习惯,选择适合油品。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康健》180期】
延伸阅读:
花生油、椰子油、橄榄油...谁优?依烹调方式买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