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严选订单能见度高个股
文/冯泉富
过去一周(二十二日止),台股加权指数再创波段新高,直逼一一○○○点关卡,在密集除息抵减指数之下,相对其他亚股的表现堪称可圈可点。
美股方面,则呈现横向胶着状态,虽有预期降息的支撑力量,但也有全球经贸之不确定性的压抑。就在外界普遍认为中、美贸易磋商陷入几乎停滞之际,讯息面适时传来利多消息。
中国官方日前与相关企业举行了会谈,以讨论增加进口美国大豆的计划,初步估计在九月份可能将进口黄豆三八○至六百万吨,同时包括豁免对美国大豆的报复性关税措施,相关豁免措施可能有三十天的豁免期限,以利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
另一方面,市场讯息也传出,美国总统川普会见了七家科技巨擘的执行长,重点当然是聚焦在如何提交出货华为的申请书;虽然目前为止,究竟哪些半导体晶片及产品能出货给华为,而不致于威胁国安或带给华为竞争优势,美国内部仍未达成共识,但至少已迈开讨论的第一步。
我们仍然不认为中、美双方能签出什么好协议,但这样的氛围降低了中美冲突短期恶化的可能性,这对于现阶段股市的参与者十分重要。至于三十一日FOMC会议决议降息一码还是两码,暂时建议静观其变。
根据联邦利率期货显示,二○一九年全年度降息三码的机率已提升至三九%,降息两码的机率为三一.二%,降息四码的机率为一八.七%;虽然有过度预期的疑虑(美国经济没那么坏),应该保持戒心,但在交易研判上仍得尊重市场,然后聚焦在降息后的市场反应。
另外,近期十年期德国公债殖利率一度跌破负○.四%,显示市场目前反应欧洲央行可望在短期内加大货币宽松力道,而目前全球殖利率为负的公债总额已突破十三兆美元,这是支撑全球各大类资产价格的最佳温床,不论是先进国家股市或者新兴市场,还是其他商品(例如黄金、白银)都有被聚焦的机会,就看资金风险偏好的变化。总而言之,要有戒心但不必悲观。
以货币宽松的必要性而言,事实上欧元区更具必要性。主要是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的扩张力道持续趋缓,制造业相关数据依然尚未回稳,欧元区、德国之PMI仍位于荣枯线以下的紧缩区间,工业生产、订单指数动能持续转弱,新订单的持续缩减也逐渐影响企业之投资信心。
目前欧洲内需表现逐渐受到整体经济不佳影响,欧元区零售销售增速走缓,未来通膨率下行的风险增加,将迫使欧元区央行必须采取进一步动作刺激经济。
七月二十五日召开的欧洲央行利率会议,公布重启资产购买计划以进一步增加流动性来刺激经济的可能性已大幅提升,对股市为首的风险性资产价格将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市场关注的美国内需方面,美国六月零售销售月增○.四%,优于市场预期的○.二%,并较去年同期成长三.四%。
扣除汽车后的零售销售月增○.四%;扣除汽车及汽油零销售月增○.七%,亦高于五月的○.五%;扣除食品、汽车、建材和加油站的核心零售销售则上扬○.七%,优于五月的○.六%。
在十三种零售项目中,有十一项的销售额较前月成长,仅电子、家电零售及加油站销售下降,其中加油站销售是因汽油价格下滑。
在销售增长项目中,占零售销售额比重约二○%比重的汽车销售为月增○.七%,增幅与五月相同,为稳定零售销售的主要项目。
整体而言,零售销售数据显示,美国的消费支出仍稳健,可望支撑第二季经济成长率,亚特兰大联准银行将第二季美国GDP年化季增率预估值上调○.二%至一.六%。
不过,即便零售销售转佳,并未影响联准会七月降息的机率。FET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通膨仍然持续低迷,且自六月FOMC会议以来,经济前景没有改善,此言论强化了宽松政策的理由,也强化了美股的下档支撑。
台股加权指数即将挑战一一○○○点整数关卡,欲突破并站稳,需要外资的买盘力量帮衬。而外资能否持续买进,还得基本面的配合,例如近期台股走势相对强于其他亚股,是因为外资大量回补台积电;而回补台积电是因法说会公司提出优于市场预期的看法。
但是台股行情不可能一直依靠台积电,必须整体接单的能见度提高,才足以吸引外资连续性买超。
根据经济部统计处新公布的六月外销订单统计,由于受贸易战延烧影响,接单金额为三八五亿美元,年减四.五%,已连续八个月年增率负成长;六月分除了资讯通信产品年增率达百分之四.七以外,其余项目包括机械产品、化学品、基本金属和塑橡胶制品,都受到国际原物料价格下滑,客户又处于保守观望的态度影响,接单较去年同期衰退。
唯一正成长的资讯通信产品,统计处表示,主要受益于高单价笔电接单成长,加上部分笔电客户提前下单,但智慧手机及伺服器需求减缓,抵销部分增幅。
以地区别来观察,六月美国接单金额一一七.○亿美元,创历年同月新高,主要是资通讯产品及电子产品受到贸易战转单效应影响,分别增加五.一亿美元及二.二亿美元,年增率分别为十二.四%及七.六%。
不过,单一美国地区的成长,终究无法拉动全球订单之下滑。目前更令人担忧的状况是,经济部厂商调查显示,七月资讯通信产品接单并不乐观,有可能转呈负成长。主因是为避免中美冲突之影响,今年有提前下单之情形,往年是七月接单金额高于六月,但今年厂商纷纷提前下单,七月接单金额可能反而不如六月。
因此,预估七月接单金额约三八○亿至三九○亿美元,由于去年基期较高,将呈年减六.七~九.一%,减幅较六月扩大。
资通讯产品接单可能负成长 七月营收成长动能难乐观
在这样的预估数据之下,整体上市柜公司的营收成长动能难以乐观,自然不易吸引外资大幅度、连续性的买超,可能进而成为加权指数的攻坚障碍,投资人必须放在心上。
如前所述,虽然现阶段台湾整体景气基本面的扩张力道未见明显改善,不易吸引外资大幅度、连续性的买超,但是进入出口旺季之际,仍是充满个股表现的机会,尤其是订单能见度相对高的公司,例如雍智(6683),在高频高速之IC测试载板在国内具技术领先地位,在较困难且数量较小的案件为IC设计业者的首选供应商,初期产品以FT(final test)测试载板为主要营收来源。
订单能见度相对高 雍智逢低可列入追踪
随着部分昂贵之晶片(手机AP等)在成品晶圆阶段即先进行局部的功能测试,以达到提前确认良品IC(known good die)之目的,CP测试的晶圆探针卡必须采用可同时测试IC功能的测试载板,该产品成为雍智目前第三大营收来源。
雍智主力客户在于服务台、陆资IC设计业者;其次也透过封测厂商(OSATs)协助国际IDM厂落实在台湾投片、封测之当地生产政策。依据雍智上市公开说明书内容推测,其二○一八年前十大客户包括京元电(专业封测厂)、晨星、Teradyne(测试设备商)、宜特上海(实验室服务业者)、联发科、矽格、矽品、瑞昱等。
华为禁运事件发生以来,中国半导体供应链的去美国化动作预期将会渐浮上台面,将使全球IC供应商及IC设计业者的市占率出现彼此消长的现象,预料中国及台湾IC设计业者中长期将可达成一定程度市占率替代成果,对雍智在两岸客户的拓展将会是正面的发展趋势。
雍智中长期可望受惠三大动能推升获利向上,包括(1)5G/HPC/AI高频高速及PMIC晶片布局有成;(2)中国企业去美国化,推升供应链本土化;(3)高阶晶片及先进封装对IC的功能测试需求仍在成长期。
法人预估雍智今年EPS约六.七八元,二○二○年约七.八元,逢低可列入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