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豪》同温层闷死了言论自由

中选会自认罢韩依法行事。(中选会主委李进勇资料照)

中选会对于媒体记者批评其「忠犬会无法克制做为看门狗畜生本质」,表示将对此「不实言论」,控告其违反《社会秩序维护法》之「散布谣言」,或触犯《刑法》「侮辱公署」。

然而,「忠犬会」,本来就不是「事实陈述」,而是「评价」语言。就像「畜生」、「脑洞」的咒骂语言,与谣言有何关系?哪有「不实」的问题?解严以来各个民选总统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那个不是历经千千万万的政治讽刺漫画与羞辱词走过来的?韩国瑜等蓝营官员被骂「舔共」,也未以「我没有舔」去控告人家散布不实资讯的。中选会官员被讲得很难听,当然委屈,但并非「不实」就不是谣言!

「侮辱公署」这个罪其实本身就很奇怪。《刑法》上的「公然侮辱罪」是针对个人受到侮辱,为了保障其名誉与尊严而设。但「官署」不是自然人,没有「人性尊严」,也不会有「情绪伤害」(emotional distress),为什么要为此特别设一个罪?这根本是中国古代与欧洲早期「官威最大」的威权遗迹,早就该废掉。现在中选会自己的公正性遭到质疑,其实用新闻稿说理反驳即可,拿这个规定来叫人闭嘴,未免太玻璃心了。

另一个可以拿来对照的,是台大学生会提案成立「校园转型正义小组」,要调查并推动「清除校园空间具威权意象及保存不义遗址」。虽然这个措施不能简化为「拆傅钟」,但转型正义近年来大张旗鼓要「清除威权遗址」的浪潮,也体现了「我讨厌的就不要看到」,以及「正邪二分」的简单逻辑,是民主文化逐渐贬值的象征。

转型正义论者要「清除威权遗址」,最让人心惊的就是:第一,官方可用强制的方式评断历史,说某一个时期事物、人物、组织,就是「威权」。其次,一旦说你是威权,就不想看到这些遗址的影子。所谓多元价值涵纳包容、意见对话,都不是他们在乎的价值。台大走过日本统治时期,也历经动员戡乱戒严时期,历史的一点一滴,岂能简单地用「威权/民主」二分法来定位?真要计较「威权遗址」,那台大建校时乃是殖民统治者所设的「台北帝国大学」,这段历史该怎么算帐?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一向最保障言论自由的美国。《纽约时报》在「多元平衡」的考量下,刊登了共和党参议员汤姆·卡特恩(Tom Cotton)主张「政府依法得动用军队平乱」的投书。虽然这篇投书绝对不代表《纽约时报》的立场,但言论版主编仍因此辞职。要知道,《纽约时报》的编辑群在越战时能抵挡政府的压力而刊登五角大厦的越战报告书,在水门案时也挺得住尼克森总统的压力,但却无法撑过「自己人」自由派读者的压力。就知道「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同温层压力有多大!

美国前总统欧巴马日前曾针对当前网路文化与社会分歧下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提出劝告:我们可以有立场,但世间善恶没有那么简单二分,我们还是要容忍异见,并谦卑地与不同意见沟通对话,不该动辄叫人家闭嘴。然而不少新世代的人,却先把保守派通通说成歧视、仇恨言论,并认为其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容忍」的。欧巴马这种「婴儿潮」的老古董,最爱搞妥协。在他们看来,都是不义的。

这个时代的人,似乎不觉得多元、妥协、对话很重要。相反地,灭绝师太那样「灭之绝之」的杀气,才是他们向往的。美国有学者认为这是当代人顺服同温层」的心理需求,也有人认为此乃数十年「玻璃心」文化教育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这都形成了简化事物,拒绝聆听,无法容忍的文化氛围。长此以往,不但戕害言论自由,更侵蚀了民主政治赖以维生的精神

美国与台湾的民主、言论自由,都在堕落中。民进党是一路号称追求民主,捍卫言论自由的政党,也靠着这个社会的「多元包容」茁壮成长,成为今日一统天下的执政党。请诸君勿忘初衷,展现气度,让这个社会理解胡适先生所云「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精神,救救我们的民主政治与言论自由。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