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宝宝/孕妈咪急产应对守则
文/李佩璇 采访咨询/马偕纪念医院妇产部资深主治医师黄建霈 摄影、化妆发型/班尼顿广告风格写真 模特儿/美丽孕妈咪李靓瑜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新闻报导中看到有孕妇在计程车或救护车上产子的消息,难道真的会生这么快吗?事实上,有些妈妈确实可能在短时间内生下宝宝,称为「急产」,妇产科医师提醒,急产仍有风险,尤其对这些来不及赶到医院而生在路上的宝宝来说,更是危险!
相信许多产妇都有到了医院却被「退货」的经验,尤其若是预计生产医院离家里较远,真的是很麻烦!因此医师和护理师也会在最后几次产检时给予卫教,教产妇怎么分辨假性阵痛及产兆,大概什么时候要来医院。
但有些妈咪却担心被退货,产兆发生后没有及时到院,却不巧有急产的现象,就有可能把宝宝「生」在去医院的途中,因此,马偕纪念医院妇产部资深主治医师黄建霈提醒,若有了明显产兆,还是建议产妇跑一趟医院比较安心!
怎样称为「急产」?
一般人对生产的印象,就是会花上大半天,中间可能因为愈来愈频繁的宫缩而痛很久。
黄建霈医师指出,从产兆开始出现,一直到胎儿完全娩出,这个过程不到3个小时,就称为急产。
在医学上对急产的定义则为:第一胎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公分;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公分。这样子宫颈快速扩张的现象,就是有急产的状况。
黄建霈医师表示,在临床上急产的机率不高,大约不到1%,初产妇较少有急产的情形。曾经也有遇过产妇对于产兆的感受较不敏感,当产兆一开始出现时产妇没注意或是没感觉,所以当妈咪感觉到产兆时,其实已经不是产程的开端,所以入院之后生得很快,产妇就会感觉产程变短了。
急产高危险群要注意
虽说一般产妇大约需要6至18小时的产程才能顺利分娩,但有些情况特殊的妈咪,还是可能遇到急产。黄建霈医师提醒,对有些产妇来说,产兆不太容易分辨,加上产程的快慢和变化差异非常大,因此建议急产的高危险孕妇,一旦有了产兆,就要马上到医院检查,不需要在家计算宫缩频率,以免来不及让医疗人员协助接生宝宝。
曾有急产经验
通常经产妇比初产妇发生急产的机率大,若上一胎(或前几胎)曾有过急产经验的,这一胎也很可能发生。另外有些产妇的子宫颈比较松,宫缩不必到很剧烈的程度,子宫颈就有开指的现象,也属于急产的高危险群。
此外,自然产的经产妇子宫颈曾经被撑开过,要再次撑开就比较容易,因此前面生了愈多胎、愈密集的经产妇,发生急产的机率自然愈高。
宝宝的体型较小
在例行产检时,医师总会耳提面命,要孕妈咪控制体重,免得宝宝太大生不出来,相对的,如果在超音波预估中,胎儿的体型小、体重轻,头围也比较小者,又刚好碰上孕妈咪骨盆和身材较高大,也可能生得太快而变成急产。
适当催生预防急产
黄建霈医师指出,在35周或36周产检时,会测试妈咪是否感染乙型链球菌,若确认感染的话,自然产的妈咪必须在胎儿通过产道之前,施打4个小时的抗生素,来防止乙型链球菌对胎儿的威胁,若在施打抗生素的4个小时内胎儿就娩出,还是有感染的危机,胎儿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因此,如果孕妇为急产的高危险族群,医院离住家很远,又有乙型链球菌的问题,综合评估下有时间安排的需求,也可以跟接生医师商量,提早到医院催生,较能控制宝宝出生的时间,避免因急产而来不及打完抗生素或到医院的问题。
事实上,以黄建霈医师的临床经验显示,在最后几次产检时,医师透过内诊会稍微看一下子宫颈,如果是急产高危险群,加上有乙型链球菌问题,并且子宫颈已经开始有变化,医师会与产妇商量是否要直接住院催生,并配合抗生素的施打。
黄建霈医师指出:「有经验的妇产科医师看子宫颈的状况,就可以帮忙抓个大概时间,大概多久之后会生,有时孕妈咪没有感觉到产兆,但产程确实已经有启动的迹象,而有乙型链球菌感染的自然产妇,必须预留时间打抗生素。」
※原文刊载于2014年2月号《妈妈宝宝杂志》。※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妈妈宝宝怀孕生活网】。※本文由《妈妈宝宝杂志》授权刊登,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