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99台湾久久-晴雨都结缘 亭仔脚内写故事

古意盎然▲高雄旗山骑楼以「石拱圈」闻名,图为旗山国小的石拱圈建筑,已被列为县定古迹。(本报资料照片

三峡民权老街的圆拱式骑楼,是日治时期大正初年台湾街屋流行的样貌。(本报资料照片)

时光的长廊▲骑楼下川流不息,往往见证了时代变迁的历史痕迹,图为北市万华剥皮寮古街的骑楼。(本报资料照片/陈信翰摄)

「下雨了,赶紧来去亭仔脚避雨」几乎是所有台湾人共同经验,你或许不知道,无论骑楼或亭仔脚,除了避雨躲太阳,曾经有许多人、许多故事在此发生。

骑楼晒茶 庄永明芬芳童年

台南市青年路西段以前称为「亭仔脚街」,曾是传教士马雅各落脚行医之处,也是余清芳策动抗日运动 吧哖事件的西来庵所在地;高雄旗山的「石拱圈亭仔脚」,则是日治时期,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白色拱石骑楼,如今极具特色。可见早期「骑楼」并未普及,而是庶民生活的特殊标记。

廿世纪初,日本政府在台实施类似都市计划的「市区改正」,因为亚热带气候多雨、日晒强烈,当年就由地方政府统一骑楼的宽度,这项政策甚至是台湾总督府向日本本土宣传治绩时强调「东亚第一」的先进措施。

不只骑楼的宽度一致,有些街区规定二楼阳台也要同宽,户户相连,甚为整齐壮观。例如台北市贵德街,当年是茶商聚集之地,浓郁茶香花香弥漫在整片骑楼里,在贵德街长大的文史作家庄永明回忆,茶行会在骑楼下晒茶拣茶,整条走廊堆满了茶笼与竹筛,制茶用茉莉花桂花散落地上,「我的童年,几乎就在花瓣铺成的地毯上玩耍」。

明星咖啡馆骑楼 文坛的最爱

「望春风」、「补破网」等作词李临秋也住在贵德街,庄永明常看到李临秋坐在自家骑楼的板凳上,状甚寂寥,庄永明就会上前陪他聊天,甚至邀他去小酌两杯。

台北市武昌街也有一条文坛著名的骑楼,诗人周梦蝶曾在明星咖啡馆的门外摆摊卖书,骑楼下人潮来去,也是明星咖啡馆老板简锦锥的眼底风景。简锦锥回忆,以前的骑楼很干净,只有道路还未盖水沟时,偶尔下雨会积水。由于骑楼为公有空间,摊贩偶尔挑东西来摆摊,警察就会取缔,摊贩与警察会在骑楼下玩捉迷藏;而今骑楼一整排服饰、皮包等摊贩,大家似乎也习以为常了。

大约五○年代,周梦蝶开始在明星咖啡馆骑楼摆书摊,有天员工冲进厨房对他大喊:「老板,门口那个卖书的昏倒了!」大家正忙着要叫救护车,周梦蝶却慢慢醒转,安静地坐回书摊。当简锦锥听说,周梦蝶因为三天没吃饭才昏过去,就赶紧准备面包和热牛奶请他进食,还委婉地说:「有缘才在同一个屋檐下做生意,大家交个朋友。」

周梦蝶摆摊 作家闻风而来

周梦蝶在这里摆摊廿多年,他的摊子不时围满了来「看」他的学生或作家,有次一群人将周梦蝶请上楼喝咖啡,「整整三个钟头,他都没开口说一句话!」简锦锥笑说,后来两人熟了,不和陌生人说话的周梦蝶,却常跟他聊个不停。周梦蝶那时住在三重,每天一早扛著书,坐第一班公车到这里摆摊,收摊后再背回家,简锦锥体贴他,特地情商隔壁茶庄借他放书、甚至过夜借宿。

武昌街现在已渐成老旧街区,正在进行都市更新案,附近十几栋老楼房,最快今年底就会拆除改建。陪着明星咖啡馆走过一甲子的简锦锥,至今每天都会来喝一杯咖啡,坐在二楼靠窗的座位,静静看望着楼下人来人往。在他眼中,明星所在的这排长长的店家与骑楼,就是一段川流不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