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严重贫血休克 竟是这病让她「倒灌240ml血」回母体

▲生出严重贫血休克,竟是这病让她「倒灌240ml血」回母体。(图/台北荣总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今年1岁10个月的陈小妹出生时肤色雪白、活力差,合并呼吸微弱等异常状况,经检查发现血色素极低,不及正常值的1/9,且严重贫血合并休克,被送往台北荣总新生儿加护病房治疗。医疗团队取母体血液抹片检查,发现有明显的胎儿血球,推估有240毫升的血经由胎盘倒流回妈妈体内,以致出生后出现极重度贫血与休克症状

收治陈小妹的台北荣总新生儿加护病房曹珮真主任表示,陈小妹的症状疑似「胎儿母体输血症」(Fetomaternal Transfusion)亦称作胎儿母体出血症(Fetomaternal Hemorrhage)主要是指胎儿的血液倒输回母体内,在怀孕过程中或生产前都有可能发生。

当胎儿倒输回母体血量大或在短时间内发生,会危及胎儿或新生儿。大量的胎儿母体输血量达80毫升以上的发生率为千分之一,若达150 毫升以上的发生率为五千分之一。母亲怀孕时若遭受外力撞击或受创、多胞胎、脐绕颈、低出生体重等都是可能的危险因子

▲陈小妹与2个哥哥开心与医护团队合影。(图/台北荣总提供)

曹珮真表示,正常母体循环与胎儿循环并不会直接接触,只有隔着胎盘细胞形成的薄膜进行营养素气体交换,但是当这层膜作为屏障功能受损,胎儿的血球通过绒毛间隙进人母体血循环,因而造成胎儿一出生就患有极重度贫血,是导致非免疫性胎儿水肿病因之一。

急性且严重的胎儿母体输血症候群若发生时,可能直接引起心脏骤停、血压过低导致的失血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多重器官损伤;慢性的多数情况是胎死腹中,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怀孕第4或5个月时,较难以发觉。胎儿母体输血症是隐形的新生儿杀手,一般的例行性产检难以查出。

新生儿时期若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变可能危及性命,或虽存活下来,但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后遗症。目前被证实可成功降低或预防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变的治疗是低体温治疗。

▲陈小妹因治疗即时,恢复情况良好,惟有双腿张力偏高,常出现「垫脚尖走」的情况。(图/记者严云岑摄)

低体温治疗是使用降温毯或头罩等方式,将病人体温稳定维持在33-34℃共72小时,治疗的黄金时机是在缺血缺氧事件发生的6小时之内。过去10年的临床试验证明,低体温治疗能够降低60%的死亡风险以及主要的大脑发育障碍,已经成为医疗先进国家治疗新生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案

曹珮真表示,陈小妹经过低体温治疗3天后恢复正常体温,7天后成功拔管,住院16天后出院。目前已一岁10个月大的她个性活泼好动,虽然言语听力功能皆正常,但可能因为出生后的缺氧影响到下肢肌肉张力,让经常会出现「垫脚尖」走的情况,走路跑步也较一般人略微吃力,仍在复健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