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心脏衰竭3个月内再住院率约2成 5年死亡率近5成

心脏血管内科医师廖家德指出,奇美医学中心成立「心脏功能强化治疗小组」跨科部团队,施以全人照护,实施以来成效良好。(图/奇美医院提供)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依健保署资料统计,每年因心衰竭而住院者约有2万人,若无适当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3个月内再住院率约30%,其5年死亡率甚至将近50%,传统治疗心脏衰竭,是由医师与病人一对一的模式,由病人自我管理,其模式未必能逹到最佳成效,奇美医学中心成立「心脏功能强化治疗小组」跨科部团队,施以全人照护,实施以来成效良好。

心脏血管内科医师廖家德指出,「心脏衰竭」是指心脏因心肌受损,或是负荷过度导致功能受损,心脏无法输出足够的血量,来满足身体各器官代谢所需,形成心肌肥大或心脏扩大,静脉血液回流不顺,因而出现许多心衰竭症状

廖家德医师说,许多医生常常喜欢把心脏衰竭比喻成“帮浦无力”,所以民众常会想只要帮浦够力,心脏衰竭自然就会改善;其实这个观念应该要修正了。简单来说,心脏收缩会把血液挤出去,而心脏舒张则是把血液吸回来。

但是当心脏(帮浦)收缩有力,而舒张严重异常时,病人还是会出现心衰竭的症状,这就是属于舒张型的心脏衰竭,临床上依然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病征与死亡率。目前心衰竭的最新治疗指引中,特别强调领域治疗模式。因此奇美医学中心于2017年12月成立「心脏功能强化治疗小组」,强调跨领域团队的全人照护,团队成员包括:医师、个案管理师、专科护理师、药师、复健师、营养师社工师等,针对心脏衰竭病人给予全方位跨领域的照护及个案追踪。

心脏衰竭个管师郭芳秀指出,心脏衰竭常见的症状有下列几项:1、呼吸易喘:稍微动一下就喘,严重的时候,甚至休息或躺在床上都觉得呼吸困难。2、端坐呼吸:躺着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容易喘,坐起来或是上半身垫高才会比较舒缓。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夜间睡觉时,易从睡梦中惊醒,需要坐起来或是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使呼吸顺畅。4、下肢水肿:小便量减少或小便次数减少,腿部皮肤浮肿,尤其发生在双侧踝部。5、体重增加:几天内体重增加好几公斤。6、咳嗽:可能干咳,也可能伴有粉红色痰液。7、其他:焦虑、不安、软弱无力、疲倦、食欲下降等症状。

透过「心脏功能强化治疗小组」,让病人或家属可以放心而轻松地迎接心衰竭居家照护,相关完整的措施包含:一、经由跨领域部门的合作,出院前开始进行居家照护卫教:横跨不同领域的各专职人员,是心衰竭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居家照护的重要核心人物,有着共同的目标:客制化的出院规划及定期电话访视计划、社区医疗资源转介联系、给予不中断的追踪与关心等。

专业营养师拟定菜单,开始学习饮食调整:1、限制盐分(钠),盐分的摄取一天不要超过3-5公克,避免罐头、腌渍食品、酱油制品(包含卤味)等;2、限制水分,一天1000-1500毫升(包含一般水分及饮食中的水分),以免增加心脏负担;3、少量多餐,低胆固醇、高纤维素;4、制定理想体重与其上下限,每日监测体重,若两天增加2公斤以上,需增加利尿剂的剂量,或是联络个管师或回门诊请医生调整药物

三、专业药师提供药物整合:检视药物给予是否符合心衰治疗指引。四、戒烟卫教师提供戒烟资源。五、复健医师及复健师制定渐进式心肺强化运动:轻度症状可以维持规律适量的运动(3~5次/周,每次30分钟)。如果急性期或是中重度症状则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担。六、与心理医师及社工对谈:减轻压力与负面情绪,改善失眠、增加睡眠品质。七、拟定心脏衰竭门诊并透过小组整合医疗资源:降低门诊到访次数及数量。

廖家德医师表示,奇美医学中心自2017年底成立「心脏功能强化治疗小组」以来共接了12个案例,小组团队成员致力于为心衰竭病人,提供完整的出院准备,透过个案管理师的联系服务,于病人入院时即开始介入,及时与病人、家属互动和照护,并提供相关资讯及照会相关部门,让病人与家属在面对心脏衰竭不再徬徨无助,目前3个月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已明显降低,达到初步的效果。

未来,「心脏功能强化治疗小组」除了个案追踪管理模式外,也将致力于心衰竭症状的数位化管理及云端远距照护模式,在网路上建立病人专属的健康照护记錄,营造周延、务实与人性化的医疗团队服务,让病人可以提高生活品质,并降低再住院率、医疗费用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