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资周刊/陈怡如:中港股市破茧而出
文/陈怡如
中、港股市在弱势下仍有许多突出股,显然资金还是非常活跃。在经济面好转、基本面有支撑的情况下,外资已纷纷看好低基期的中资股。
大陆股市在八月三十日成交量创下今年新高、香港国企股指数九月以来累计涨了五‧五%并重回万点之上,虽然全球资金静待FED下一步明朗化,但动作快的资金发现到闷了多年的中国,进入了利空钝化的底部完成阶段,正在酝酿随时反弹的气氛。尤其是作为中国经济的世界橱窗—香港国企股,已经有了领先突围的表现。
许久不见外资唱多中国,然在中资股半年报公布后,多家外资陆续看好中国,花旗银行更推荐十四档中资股,包括吉利汽车、海通证券、蒙牛乳业、旺旺中国、中国生物制药、国药控股、中国平安、中国建筑、中航科工、奇虎三六○(QIHU.US)、腾讯控股、世茂地产、华能新能源、北控水务,遍及汽车、金融、地产、基建及消费等行业。
花旗银行推荐的个股集中在香港上市,很清楚地表明,只要是外资看好中国,投资的首选之地还是在香港。
而随着大陆股市对外资态度愈来愈开放,又许多企业在中、港两地上市,中、港股市的连动性也相当高,可以很清楚地整理出一个逻辑。
中国大陆经济好转↓企业获利增长↓股价回应基本面而上涨;而香港股市的资金进出不受限制,因此香港中资股表现又领先陆股。
近日的中港股市就有这个味道,汇丰中国公布八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五○‧一,配合中国官方PMI连续第二个月回升,代表制造业有全面回到景气扩张的机会。
虽然中国经济成长积极转型,但不可讳言现阶段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成长关键的一环,制造业景气上扬,逐渐打破中国经济的闷局。
今年一、二季,中国GDP成长率分别为七‧七%、七‧五%,第二季表现低于第一季,中国一度弥漫着可能会持续走下坡的疑虑。
但是七月份的经济数据走强,加上企业半年报说明基本面依旧有撑,经济成长的阴影逐渐散去。日前,中国总理李克强公开表示有信心达成今年的经济成长目标七‧五%,也强调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和物价稳定,市场信心也显著改善。
李克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以及中国人行连续在公开市场的逆回购为市场注资之后,企业资金紧缩的窘况也改善许多。尤其由政策主导创造的有效内需,一定程度抵消了国际情势的冲击,这些都是稳定的力量。
目前最困扰的就是地方债务问题,十余兆人民币的地方债会不会爆发大规模倒债风险?成了挡在投资人面前的一堵高墙,然中国有三‧五兆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中央是有能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
别忘了,当年中、农、工、建四大银行为了符合上市条件,由国家注资约一千三百亿美元,并因此成立中国中央汇金公司进行资本市场投资,这笔钱的来源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
有了中央汇金注资四大银行的前例,就不能否定中国可用类似方式处理地方债的可行性。更何况,至今为止中国地方债还没真正成为「危机」。
关于地方债,还有一个更安定人心的消息,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喊话,表示地方债务、产能过剩等问题都在可控制范围,中国都有能力处理好。这是习近平首度公开对中国地方债问题表态。
企业半年报展现身价
长期观察中国的投资人都知道,中国是计划性经济,政策风向、领导的每一句话都有绝对意义。即使习李体制至今,还被认为内部斗争未完全摆平,但不可否认,习李的位子已经坐稳,他们所说过的话语,投资人都不应忽视。
既然从中共领导人的态度可以感受到中国经济稳中透坚,回到基本面来看,压抑许久的中港股市,在经济前景光明面愈来愈多的情况下,确实该还它们公道。
从二○○七年统计至今,中资股的代表性指数恒生指数、国企股指数、上证指数、深圳综指的本益比都在低档,尤其是上证指数从六、七○倍本益比大幅下修至一○倍附近,而这些指数的本益比在低档整理已经约有一年之久。
在过去的一年间,美国股市不断创新高,欧洲、东协等新兴国家股市大涨,中国的经济表现并没有比较差,但股市却是令人失望。
然半年报公布,大陆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的营收较去年同期增加九‧六%到一一‧五一兆元人民币;净利润一‧一兆元人民币,成长一二‧七%
。对照去年上半年,大陆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前年同期衰退○‧八%的成绩来看,今年半年报成绩实已较预期好得多。
因此,基于政策、基本面来看,中、港股市都没有再看衰的理由,反而因为基期低而有了吸引力。美中不足的就是资金动能还没恢复。
不过,七月底货币供给年增率M1、M2都回升,若八月继续上扬,市场资金增加,有机会回到股票市场。
九月以来香港股市的连续大涨,也带动了大陆股市表现。但若要有像样的波段反弹,成交量放大是不可或缺的。今年以来,香港股市的成交量始终不大,七月份的日均量甚至只有五一六‧八五亿港元,是去年八月以来的最低。
香港股市九月份的前三个交易日成交金额分别是五五五‧六亿、五七二‧三亿、六九二‧八亿港元,虽然成交量逐渐增温,但日均量至少要到七百亿港元以上,才足以构成大幅度拉升。(全文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