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惟仁鬼门关前走一遭 慎防三高、脑动脉瘤两大危险因子
图/撷取自小胖老师袁惟仁微博
资深音乐人袁惟仁昨天(10月17日)惊传在上海跌倒导致脑溢血,意外在脑部另一侧发现肿瘤,情况一度相当危急,所幸经过手术,目前已暂时逃离鬼门关。但这次紧急事件也让人讶异平日看来无恙的袁惟仁,怎会突然陷入险境?令周遭亲友相当担心,前妻陆元琪更不计前嫌,带着女儿前往上海照顾袁惟仁。
北投健康管理医院副院长钱政平指出,脑溢血也就是俗称的「出血性脑中风」,两大危险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脑动脉瘤。由于血管硬化与肥胖、三高及抽烟有关,不难让人将它与脑溢血的发生联想在一起。
但容易让人忽略的脑动脉瘤却犹如不定时炸弹,事前很难发现,一旦破裂引发脑溢血就很可能夺命。国内伊林名模王亭又就是脑动脉离破裂,抢救不治,过世时仅41岁。
(脑中风主要有两种型式,包括出血性脑中风(脑溢血)及缺血性脑中风。图片来源:李文译)
三高、血管硬化 容易同时引起出血性及缺血性脑中风
钱政平指出,脑中风有两种型式,一种是「出血性脑中风」,顾名思义就是血管破裂引起的中风;一种是「缺血性脑中风」,属于血管堵塞引起的中风。而三高都有可能造成两种型式的脑中风。
医师解释,三高容易造成血管硬化,一方面血管变硬,另一方面血管也容易堆积脏东西,例如胆固醇、钙化斑块。上述情况可能引发两种后果,如果血管完全被堵住、血流无法通过,就可能导致缺血性中风;如果比较硬的血管再配上高血压,就可能让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中风。
脑动脉瘤平时没症状 一旦破裂、脑溢血恐抢救不及
不过,出血性脑中风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子,就是「脑动脉瘤」,它不像三高引起的血管硬化容易随年纪增加而提高发生机率,实际上有65%脑动脉瘤的患者与三高无关,很多案例是年轻人因先天性血管异常造成。
钱政平解释,脑动脉瘤并非一般人认知的肿瘤、癌症,而是血管比较脆弱,鼓起来形成一个包。先天性血管异常造成的动脉瘤,有可能随着年纪增加、血压升高,愈来愈大而破裂,动脉瘤也可能因为后天血管硬化,血管变得有硬、有软,软的地方就可能慢慢形成动脉瘤,假以时日便破裂,引发脑溢血。
而动脉瘤的血管壁相当薄弱,血流的压力往往会造成动脉瘤破裂,尤其在紧张、情绪激动、工作压力大、季节交替天气忽冷忽热时格外容易破裂。
医师指出,根据统计分析,约1~2%的人脑部会发现动脉瘤,国外统计最高甚至到达4%的比例。最让人担心的是,无论先天或后天,大多数脑动脉瘤平时没有任何症状,通常得等到脑动脉瘤破裂才会发现,但一旦发生时往往已经来不及。
除了平常有不明的头痛要注意外,只有极少数的案例刚好动脉瘤位置影响到脑部功能,可能出现一些征兆,例如性情改变、视力模糊、嗅觉丧失,但患者或家属也不一定会警觉到跟脑动脉瘤有关系。
(大多数脑动脉瘤平时没有任何症状,通常得等到脑动脉瘤破裂才会发现,但一旦发生时往往已经来不及。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预防脑中风两关键──控制三高、定期检查
钱政平表示,虽然不清楚袁惟仁是因为跌倒、头部猛力撞击,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脑溢血,还是先发生脑溢血才昏迷跌倒;但可以知道的是,脑溢血也有一些方法可以预防,包括控制好三高问题,并且根据自己的年龄、家族与健康状态来判断,定期透过磁振造影(MRI)或头颈部超音波进行检查。
中国医药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讲座教授的许重义教授曾指出,一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曾长期追踪十万名受试者,结果显示,当血压每降低10个毫米汞柱(mmHg),中风的风险可减少一半。
《康健杂志》过去也整理出预防高血压,专家们提出5件非做不可的事:
1. 控制体重:研究指出,体重每增加1公斤,血压会上升1mmHg,保持适当体重格外重要。
2. 少盐:钠的摄取量过多时,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体内水分失衡,增加血压与心脏负担,罹患高血压的比率相对提高。
3. 多喝水:除了摄取足够水分,平常也要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减少便秘,否则排便时会因为用力而使得血压上升,有人因此发生脑中风。
4. 多纤维、少油、少脂肪:能避免胆固醇过高。当胆固醇与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再随着血液循环渗入血管壁,逐渐沉淀使得血管变狭窄且形成动脉粥状硬化,血压也跟着升高。
5. 睡眠充足:长期睡眠品质差,血压容易偏高,建议不要熬夜,并减轻工作或生活压力,设法让自己夜夜好眠,睡眠良好就可使高血压正常。
6. 不抽烟、多运动:「年轻人缺血性中风,九成以上有抽烟,」台北荣总神经血管病科主任胡汉华观察,许多人年纪轻轻就中风,血管内乱七八糟,检查没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一问,原来是老烟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