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成分安眠药 有些人不能再用
国人最常用的几种短效型安眠药,包括用得最普遍的史蒂诺斯,吃了有可能出现梦游或梦游开车,国内就发生过200多件。(图/pixabay)
国人最常用的几种短效型安眠药,包括用得最普遍的史蒂诺斯,吃了有可能出现梦游或梦游开车,国内就发生过200多件;食药署日前下令禁止医生开这几种安眠药给有类似情况的人,消息一出哀嚎四起,因为台湾吃安眠药的人实在太多了。食药署要医生把关,但是问题是,民众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梦游?医生又怎么判定?民众不据实以告怎么办?真必须换药又该怎么办?
台湾一年就用掉近9亿颗安眠药,人数高达420万人,平均每5、6个人就有1个人在吃安眠药,高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堪称失眠王国。食药署下达禁令的安眠药,国人最常吃的短效型安眠药,几乎都包含在内。
据食药署指出,含有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及eszopiclone等4种成分的安眠药,含最常用的「史蒂诺斯」(STILNOX)在内,国内发出的药证一共有46张(有些是同一药名、不同剂量或不同剂型);这些安眠药,医师不能再开给曾经使用后出现梦游、梦驾或在未完全清醒的情况下从事其他活动的患者。
食药署102年就公告要求有这4种成分的安眠药应于说明书上加注警语。去年美国开始采取行动,禁止医师开含有这4种成分的安眠药,给曾经发生梦游、梦驾等行为的病人;食药署也在完成资料搜集国内外、风险效益评估及咨议小组讨论之后,决定跟进。
食药署药品组科长洪国登表示,含这4种成分的药物,确实可能在服用后出现梦游、梦驾的行为,国内也接获200多件类似事件,所幸无人伤亡。
陈小姐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她使用史蒂诺斯近1年半,结果出现自己晚上会在脸书发表贴文,醒来后却完全没印象, FB跳出通知,有朋友回应她的文章,她才惊讶「我什么时候在FB发文?」,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会梦游,因为是在梦游状态下发文,她还不经意写出内心话;她梦游时做过的事,还有把平板电脑砸坏、把家里家俱大搬风等等。
食药署近日下令,若曾服用4种特定成分的安眠药曾出现梦游、梦驾等行为,医师将不得再开给病人同样的药物。图片来源:pixabay
这次被禁止的安眠药,都是短效型;国人使用最多的安眠药,也是短效型。很多人以为,因为是「短效」型,比较不用担心吃安眠药上瘾,其实刚好相反。
三军总医院精神医学部主任叶启斌解释,这类成分的药物属于「短效药」,特性就是「速效」,吃了马上就见效,能短时间内睡着、心情也比较放松。
因为这种短效型的安眠,能够立刻满足病人的需求,但也比较容易出现成瘾现象,用量愈来愈大,「不吃不行」,如果不吃,身心可能出现不舒服症状。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社区精神科主任刘宗宪进一步说明,安眠药多少都有成瘾性,和「药物的依赖」有关,其中又可分为「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可能是生理上的不吃不行,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不吃不行。
●心理依赖:简单来说就是「不吃,心理会受不了」。病人心理上依赖安眠药,一旦没有吃、睡不着,很容易就紧张焦虑。因此,不论是短、中、长效的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心理依赖,也和个人特质、如何看待「睡不着」这件事有关。
●生理依赖:顾名思义,「不吃,身体会受不了」。身体产生耐受性,必须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导致用量愈来愈大、服用次数愈来愈频繁。或不吃药或药效退去后会出现像戒毒一样的症状,感到焦虑、慌张、心跳加快,必须再吃才能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这在临床上称为「戒断」症状
「愈速效强效的药,戒断时的身体不适症状愈明显。」刘宗宪举例,好比毒品海洛因,药效作用快且强,退去的速度也快,当药效退去时,反弹、不舒服的症状更明显,会让人想要一再使用来缓解。
甚至有些安眠药因为也有镇定、放松的效果,部分成瘾的人原本只是用来解决失眠问题,后来在白天感到焦虑、紧张时也会吃,借此放松心情,也难怪「有些严重成瘾的人,一天可以吃上20~30多颗。」刘宗宪说。
此外,这类短效药通常作用在前1~2个小时,如果在不该睡觉或生理时钟还没到睡觉的时候就服用,可能2小时后又会醒过来,造成睡眠中断。
甚至有些人服用后,「在药物作用和不作用之间、也就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会产生朦朦胧胧的现象,」叶启斌说,这时候就有可能发生所谓梦游的状况。
临床上,叶启斌也确实遇过比较异常的梦游现象,例如出去偷东西。病人其实是不自觉地走进商店内,拿了东西就出来;也有人无意识地打开冰箱、吃东西,隔天醒来才发现怎么有泡面碗。
刘宗宪表示,这种情况偶尔会出现在服用史蒂诺斯类药物的患者身上,而且通常是病人服用后没有立刻去睡觉,继续做其他事,这时病人其实没有完全睡着,还有一点意识,只是意识比较模糊不清,醒来时完全不记得当时做的事,因此更接近「失忆」或类似喝醉酒后,醒来时对于先前发生的事全然不记得。
「食药署做这样的提醒也是好事,」叶启斌表示,如果病人服用后出现复杂性的睡眠行为,医师在开这类处方药确实要很谨慎。健保署这些年对于这类药物已有严格监控,这次从源头管理,增加禁忌症,「对第一线医师来讲,面临病人处方要求的时候,(拒绝开药)就很够力。」
问题是,医师如何得知病人有没有梦游行为?
刘宗宪说,主要还是靠病人主动告知,如果得知患者平常睡觉就常手舞足蹈、说梦话,也相对比较容易梦游,都会尽量避免开立这类药物。
但是民众如果自己不知道,或不据实以告,医生也无从得知;不过,刘宗宪说,开药前还是会告诉病人梦游的危险性,避免病人为了取得药物而刻意隐瞒服用后会梦游的现象。当然,医生第一次开给这类药物,也会提醒病人和家属留意病人服用后的行为表现。
刘宗宪指出,如果必须换药,可以考虑较不会出现类似梦游的安眠药,或用一些中效或长效的药物;或者也有非安眠药类的药物,例如旧型抗忧郁剂、抗癫痫药,也有助眠效果,且成瘾性较低、比较不会出现梦游行为。
在欧洲,尤其是非常喜欢草本药物的德国,药房便可以买到纯草本的助眠药。
如果真的需要换药时,须注意以下几件事:
1.渐进式换药:刘宗宪建议,假设原本一次领一个月的药,换药时可以不要一次拿一个月的量,避免使用上不适合,可能多拿了不适合也不会吃。
2.配合生理监测:叶启斌说,因为短效药比较容易成瘾,换药过程必须特别留意病患可能出现戒断症状,例如紧张、心慌、心跳加速、自律神经过度敏感等。同住的人也可以协助留意换药后的睡眠状态。
3.选择适合自己睡眠型态的药物:刘宗宪表示,其实很多人使用史蒂诺斯或其他短效型的安眠药,若没有出现梦游,成瘾性也没有非常高,这对某些不容易入睡的人来说,也还算是适用的药物,但若出现类似梦游的副作用,那就该禁止服用此类药物。
也因为短效药的药效退的快,不像长效药虽然比较不会有梦游行为,却因为药效持续较久,白天仍感到昏昏沉沉。所以还是要了解自己的睡眠型态,和医师讨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
4.不过度依赖药物:叶启斌强调,决定换药前还是要谨慎评估失眠的原因,找出调整的方式,而非第一时间就用药。
例如因为工作换班影响生理节律、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影响睡眠,如气喘药、心脏病药物、类固醇等、老人家某些病痛也可能导致睡不好,像是心脏病会呼吸喘、甚至常见因为压力、环境、忧郁症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睡眠,表现出失眠的症状。建议还是要全面评估,不只是靠安眠药来满足需求。